期刊文献+

时代变迁下的坚守、式微与变迁——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电影演变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贾樟柯电影中的虚构是对纪实的反叛和新的思考;人物焦点从边缘到主流的转变是其电影身份确立的必然结果;在叙事空间的扩张中,"故乡"意象不断的消逝,成为贾樟柯电影的内在驱动力。从整体来看,贾樟柯导演既有艺术探索,又有市场意识。他对电影的探索预示着中国当下电影发展的某种可能,对于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走向具有指导意义。《山河故人》是贾樟柯对其前期电影美学的反叛和思考的具体表达。以《山河故人》为支点分析并反思贾樟柯整个创作历程的变化,有助于对贾樟柯导演本人进行相对客观准确的艺术定位。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5-98,共4页 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0

  • 1陆川.体制中的作者:新好莱坞背景下的科波拉研究(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1):52-68. 被引量:16
  • 2程青松 黄欧.我的摄影机不撒谎[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170,270.
  • 3贾樟柯.贾言贾语:有了VCD和数码摄像机以后[EB/OL].网易报道http://ent.163 com/edit/001214/001214-67256.html.,2001-01-21.
  • 4贾樟柯.生命里经验的那些事[EB/OL].http:///www.loveso.net/2004/11-11/1909133993.html,2004—11—21.
  • 5汤尼·雷恩.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序言[A].程青松 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7..
  • 6贾樟柯.关于《公共场所》的导演自述[EB/OL].http://www.loveso.net/2004/11—11/19155160730.html,2004—11—11.
  • 7贾樟柯.贾言贾语:我所喜欢的十部影片[EB/OL].网易影视频道,2001-01-21.
  • 8顾峥.我们一起来拍部电影吧--回望"青年实验电影小组"[A].吴文光.现场:(一)[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221.
  • 9李云雷.以貌似优雅的姿态逃离现实——贾樟柯《二十四城记》观后[J].艺术评论,2008(7):42-46. 被引量:7
  • 10林少雄.“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2):36-4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