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媒体中“去个体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媒体自身具有的匿名性、海量性等特点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出现"去个体化"现象。网络个体以发布、传播虚假、未经证实信息,非理性言语、人肉搜索的形式呈现"去个体化"。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专业机构及其工作者也加入其中,失掉"把关人"应有的原则,丧失判断信息传播潜在后果的能力,发布传播虚假、未经证实的信息,或是通过更改标题,吸引受众注意力,干扰受众的认知。持续报道负面事件,误导受众和社会模仿学习,这些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体的公信力。
作者 张世涛 王蕾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3,共4页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6

  • 1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被引量:671
  • 2[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 3田飞龙.《“人肉搜索”的社会功能及其规范化需求》[J].互联网法律通讯,2008,(2):6-9.
  • 4[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道德语言》,万俊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 5[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 6龙婧.《人肉搜索的救赎》,2008年9月16日,http://news.sina.com.cn/c/2008-09-16/140016299025,shtml,2008年10月4日.
  • 7[美]罗伯特·舒特.《道德、文化和传播:一种跨文化视角》,见拉里·A.萨默瓦,E.波特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493-500页.
  • 8James Paul Gee,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Routledge, 1999.
  • 9[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徐列民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 10P. Ford , "China's Virtual Vigilantes: Civic Action or Cyber Mobs?" The Chrzstzan Science Monitor, 2008- 11-28.

共引文献93

同被引文献5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