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批评的“求真”与多元参照——关于张江《强制阐释论》及其讨论的思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张江《强制阐释论》意在清除西方当代文论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消极影响和重构中国本土文论。由于话题重大、问题意识突出和理论陈述丰富,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围绕强制阐释四个基本特征即"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非逻辑证明"和"混乱的认识路径"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者都肯定了作者建构中国本土文论的努力,对强制阐释论总体思路给予了支持,同时也对具体陈述和材料例证等问题表达了各自的理解。中西文论都存在"强制阐释"情况,产生与接受的过程也是文学内外诸多复杂原因的交织。我们需要重视"文学本体"的自我自足,但强调本体纯粹性时则要从实际出发而减少主观理想。梳理强制阐释论的理论陈述和讨论情况,笔者认为有些本源问题的厘清还须拓展参照视野。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6,共8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64

  • 1赵炎秋.哈姆莱特悲剧成因再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3):88-92. 被引量:3
  • 2於可训.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现象的反思[J].文学评论,2006(2):174-177. 被引量:5
  • 3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1页.
  • 4[意]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07页.
  • 5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 7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9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8、119页.
  • 10J希利斯·米勒 郭英剑等译.《重申解构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78、203、275页.

共引文献5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