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征时期中共对藏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及其重要影响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红军长征时经过苗、瑶、壮、彝、藏、羌、回等十余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在滇、川、康、青、甘藏区转战达一年半以上。红军经过这些藏区时,对藏族上层人士开展了细致入微的统战工作,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后来新中国巩固对民族地区的管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顺利解放西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
黄天华
金立叶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11,共7页
China Tibetology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藏区
藏族上层人士
分类号
K26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美朗宗贞.
论20世纪30~40年代的邦达·多吉[J]
.西藏研究,2009(1):71-80.
被引量:7
2
秦和平.
从反对土司到接受民主改革——关于夏克刀登的研究[J]
.中国藏学,2014(1):65-7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仲麦·格桑扎西.爱国人士嘎然喇嘛和邦达·多吉与原西藏地方政府的摩擦始末[Z].西藏:西藏自治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民族出版社,1999:23.
2
多杰才旦主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211.
3
冯有志主编.西康史拾遗[Z].康定: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委员会编,1994:183.
4
西康省人民政府公安厅.邦达多吉小传[C].昌都地区档案馆档案,解放委员会1959:37卷.
5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物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415.
6
草青.邦达家族寻访与见闻.(拉萨)雪域文化,1991,:37-37.
7
二史馆蒙藏委员会档案.
8
中共昌都分工委检查组.对邦达·多吉一般材料的整理[Z].昌都地区档案馆藏.
9
.墨子·鲁问[M].,..
10
来作中、邓俊康.《德格土司家族的由来发展及其社会制度》[A],《甘孜州文史资料》,第1辑.
共引文献
12
1
余小洪,牛乐.
近九十年德格土司研究述略[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4):45-53.
2
陈鹤.
曾言枢《戍康日记(1941年8月19日—9月18日)》校注[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3(1):259-269.
3
李勇军,李双.
以商促政:国民政府发展汉藏商贸的举措与意义[J]
.青海民族研究,2014,25(2):114-118.
被引量:2
4
叶小琴,陈潘.
近代康区地方精英研究综述[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4):178-181.
5
玉珠措姆.
清末民国时期汉藏商人在康区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丁正华和邦达仓为例[J]
.中国藏学,2016,0(4):134-142.
被引量:4
6
喜饶尼玛,李双.
红军长征在藏区筹粮问题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4):223-228.
被引量:1
7
李双,喜饶尼玛.
民国时期康区藏族精英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实践——以第三次康藏纠纷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2018,29(2):183-188.
被引量:5
8
王政杰.
20世纪以来关于邦达昌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4):30-34.
9
玉珠措姆,布钢·羌兴仓.
论近代康区民族交往交流中汉藏商人的作用[J]
.攀登(藏文版),2022(2):33-41.
10
王海兵.
20世纪上半叶康区政治秩序建构与社会制度的历史选择[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80-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魏晓东.
红军长征时期的统战工作及其影响[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8):30-33.
被引量:1
2
徐平.
论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的统一战线[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7(4):73-78.
被引量:1
3
田正慧.
党在红军长征前后对民族上层的统战工作[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1(2):10-16.
被引量:3
4
谢冰.
建国初期我党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统战工作[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2):100-105.
被引量:1
5
赵重山.
西藏军区藏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回顾[J]
.中国藏学,2001(2):72-80.
被引量:3
6
廖建.
红二、六军团长征期间民族工作述略[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1):146-149.
被引量:6
7
杨多,才旦.
长征时期我党与民族上层人士[J]
.中国民族,1996(8):52-53.
被引量:1
8
黄德智.
长征时期我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及其运用[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5(6):74-79.
被引量:7
9
莫曲波,颜永强.
长征时期党对民族上层的统战工作研究[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12):42-43.
被引量:2
10
秦和平.
关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终结土司制度的认识[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44-5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刘建兰.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藏族干部天宝对康、藏统战工作的贡献[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1):151-153.
2
李治兵,刘超,张江峰.
长征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一战线建立研究述评[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4,41(2):53-58.
1
姚艳.
彝族传统政治制度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2):40-43.
2
王鉴.
西藏历史的光辉篇章[J]
.中国藏学,1991(2):25-36.
3
何萍.
土司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比较分析[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2):12-17.
被引量:1
4
杨文笔.
回族之子[J]
.回族文学,2008,0(5):35-40.
5
旦增伦珠.
护国爱藏 雪域丰碑——《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与西藏》评介[J]
.军事历史,2008(3):75-76.
6
本刊编辑部.
见证历史 祝福西藏[J]
.中国藏学,2005(3):4-4.
7
刘强.
羁縻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J]
.思想战线,2008,34(2):119-120.
被引量:3
8
何晓芳.
试论我国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征[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7(1):27-31.
被引量:2
9
齐礼.
坚持和发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J]
.西藏研究,1983(2):37-45.
10
曹卫东,杜益学.
民族团结谱华章 携手齐心促发展——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回顾与展望[J]
.今日民族,2009(11):6-9.
中国藏学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