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肾功能受损,病理表现则为肾小球系膜区以IgA1和补体C3为主的沉积或是伴有IgG、IgM的共沉积[1]。最近日本一项大规模研究报道显示,大约50%的IgA肾病患者在诊断后的3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2]。可见,通过生物标志物评估患者的预后和进展变化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637-640,共4页
Journal of Diagnostics Concepts & Practic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782
307710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517701)
上海市卫计委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