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揭开《伤寒论》的“黑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箱理论"是一门边缘学科,已经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多个领域。中医学的诊法尤其是试探性诊断方法与现代黑箱理论相契合。张仲景将试探性诊法较为广泛地付诸实践,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诊法的不足。笔者对《伤寒论》中涉及的运用药物、食物、饮水、言语、针灸等进行试探性诊断,以达到探明病证,明确病性、病位,判断预后的目的,值得临床医生借鉴和学习。
作者
熊俊闯
王振亮
黄刚
机构地区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
出处
《中医研究》
2017年第2期8-10,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黑箱理论
试探性诊断方法
《伤寒论》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朱叶萍,袁成业.
探病法论要[J]
.黑龙江中医药,2014,43(2):13-15.
被引量:1
2
葛祥国,肖桃华.
浅析黑箱理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93-94.
被引量:14
3
杨树立,高濯风.
从黑箱理论浅谈气分症[J]
.河北中医,1982,4(1):21-23.
被引量:1
4
王海莉.
中医试探性治疗的科学实验本质[J]
.中医研究,2014,27(5):12-14.
被引量:2
5
祝茜,赵明君.
“从一般到特殊”思维方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J]
.河南中医,2016,36(6):936-93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周达林.
浅谈“黑箱”理论[J]
.当代财经,1987(2):36-38.
被引量:2
2
张群豪,陈云.
《伤寒论》中“试探法”的运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3,3(4):241-242.
被引量:2
3
董正华,杨轶.
《伤寒论》特殊辨证思维方法探析[J]
.陕西中医,2005,26(6):592-593.
被引量:1
4
宋兴.
景岳探病法论要[J]
.中医杂志,1995,36(9):520-521.
被引量:1
5
陈丽,李勇华.
中医试探法浅析[J]
.吉林中医药,2005,25(10):1-2.
被引量:3
6
何新慧.
《伤寒论》中相关证分析思维与反测证候[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3):225-226.
被引量:3
7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6.7.
8
唐自杰.黑箱理论[EB/OL].www.chinabaike.com.
9
周耿.黑箱理论在建立弱智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中的应用[EB/OL].www.sslibrary.com.
10
张景岳.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545.
共引文献
16
1
吴旭聪,郑晓蕙.
“黑箱法”在动物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
.生物学杂志,2013,30(1):109-110.
被引量:5
2
吴旭聪,韩雁.
例析“黑箱方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生物学教学,2013,38(4):22-23.
被引量:2
3
韦海梅,王红玉.
校园网中家校合作互动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7):39-41.
被引量:5
4
邵泽强,王晓忠.
职教专业教学法摭谈[J]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4,0(7):34-36.
被引量:1
5
焦亚东,朱明星,段晓波,周文,高敏.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谐波传递特性试验电路研究[J]
.电测与仪表,2016,53(20):114-121.
被引量:5
6
刘方旭,刘伟,于茉浓,史庆藩.
简易斯特林热机的制作与能量转化效率探究[J]
.物理与工程,2016,26(6):98-101.
7
苗彦霞,邢玉瑞.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4):1-6.
被引量:3
8
于淼淼,朱国庆.
基于黑箱理论的某商业综合体人员疏散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8):1132-1135.
被引量:3
9
吴克昌,周胜兰.
打破政策“黑箱”的制度设计——基于广州政策兑现实践的研究[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0(2):18-25.
被引量:4
10
高丽强.
高中生物运用黑箱法教学模式探讨[J]
.学苑教育,2020,0(8):79-79.
1
顾萍.
黑箱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66-68.
被引量:13
2
郭小青,刘智斌.
浅谈“司外揣内”与“黑箱”、“白箱”、“灰箱”理论[J]
.河南中医,2002,22(4):10-11.
被引量:10
3
杨徐杭.
中医诊法原理浅析[J]
.陕西中医函授,1997(3):6-8.
4
潘忠伦,安冬.
试述黑箱方法的疾病预防控制应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2):94-94.
被引量:3
5
郑景辉,李勇华,袁肇凯,黄献平.
从“微环境”的角度谈微观辨证[J]
.中医杂志,2009,50(12):1065-1067.
被引量:10
6
吴弥漫.
把握藏象研究方法,走出中医藏象研究误区[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3):183-185.
被引量:9
7
杨树立,高濯风.
从黑箱理论浅谈气分症[J]
.河北中医,1982,4(1):21-23.
被引量:1
8
古人的“数字”养生[J]
.中外健康文摘,2007(02A):27-27.
9
谢建群.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若干思考[J]
.华夏医药,2008,3(1):10-15.
10
罗耀东,徐义亨.
迈向横断科学的控制论和中医诊断技术[J]
.中外医疗,2008,27(4):42-43.
被引量:1
中医研究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