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是 经 典 型 费 城 染 色 体 阴 性 的 骨 髓 增 殖 性 肿 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MPN)中最常见的类型,以血小板显著持续性增多为特征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具有特征性 Ph 染色和 bcr/abl 融合基因. 它表现为巨核系因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功能失调而导致克隆性增生.目前该病发病率为 30/10 万[1],平均患病年龄为 65~70 岁,男女比例约为 1:2,与怀孕相关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较为常见[2-4].目前,大约一半的 ET 患者是无症状的,多是行全血细胞计数发现血小板数目显著升高时,才偶然发现. 其他患者表现为血栓形成、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或出血性疾病. 如未及时治疗,大多患者最终会出现严重症状. 眼底视网膜动静脉作为全身血管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及灵敏的全身疾病反应标志,在 ET 患者的变化却鲜为知晓,可能系由发病率低、易被忽视等因素所致. 一旦 ET 导致眼底病变(如出血、 栓塞等), 将极易引起患者视功能严重甚至不可逆受损. 眼底病变和其他全身性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已有阐述,但是鲜有关于 ET 导致视网膜动静脉栓塞或者出血等的系统论述,本文就此阐述相关研究现状.
出处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02-304,共3页
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
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昆医联合专项)项目(2013FB107
2013FB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