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和谐概念
被引量:
50
On the concept of harmon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和谐是指在由人参与的事物中无势均力敌的对抗性矛盾的良好的对立统一状态 ,是事物稳定性和协调性的成熟表现 ,是人的主观能力性正确作用的结果。它体现在人的身心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运动过程中 。
作者
刘光
机构地区
山东财政学院政法系
出处
《东岳论丛》
2002年第4期118-122,共5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和谐
本质
对立统一
平衡
分类号
B024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2
引证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231
参考文献
2
1
刘文英.
五册本《中国哲学史论文索引》评介[J]
.中国哲学史,1999(1):125-126.
被引量:1
2
崔志刚.
三仙姑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1(4):21-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12
1
管向群.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1):1-4.
被引量:10
2
李素霞.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道德与文明,2002(3):47-51.
被引量:8
3
刘玉平.
《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3):5-10.
被引量:9
4
万光侠.
交往的哲学审视[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1):3-7.
被引量:19
5
简德平.
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J]
.学习月刊,2007(14):82-83.
被引量:5
6
陈景良.
新中国法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立足于1957~1966年的考察[J]
.法学研究,1999,21(3):111-123.
被引量:6
7
赵伶俐.
论美感增力性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育科学化原理研究之一[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49-54.
被引量:19
8
赋斌.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3):66-69.
被引量:12
9
郭齐.
“和合”析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34.
被引量:17
10
刘敏.
论传统调解制度及其创造性转化—— 一种法文化学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1999(1):57-62.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50
1
卢秀平.
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4):116-117.
被引量:2
2
胡国强,刘先进.
《梁惠王·上》中孟子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53-55.
被引量:3
3
王健,张清国.
对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思考——从和谐角度看我国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目标[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11):72-73.
4
旷开源.
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和谐——基于当代和谐管理理论[J]
.经济与管理,2004,18(7):85-88.
被引量:14
5
彭美贵.
试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对策[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24(1):37-41.
6
刘华景.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五大观念[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12):57-59.
被引量:3
7
何勤华,高珣.
论和谐社会的法制保障[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4):16-25.
被引量:2
8
屈冠军,杨志刚.
试论和谐社会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36-38.
被引量:4
9
林美卿,张静.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农民素质问题[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41-44.
被引量:1
10
蒋晓霞,张震.
借和谐理念的东风 加强家庭企业的诚信建设[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85-87.
二级引证文献
231
1
李春晓.
以美育协同“四育”培养现代工匠的价值底蕴与实践路径[J]
.教育科学论坛,2022(3):26-32.
2
栾树先.
小学班主任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3(16):160-162.
3
冒孪国.
南黄海现代民间绘画校本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
.试题与研究,2021(20):41-42.
4
段乔雨,李如密.
教科书美学的构成维度、功能指向与发展路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5):29-35.
5
郭颖.
非艺术专业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探析[J]
.焦作大学学报,2022,36(4):80-83.
被引量:1
6
杨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向度及其实践路径[J]
.教育观察,2021,10(9):14-17.
7
韩冬梅,杨峰.
试论和谐成本管理[J]
.管理观察,2008(17):61-63.
8
赵桂香,周丽娟,齐建辉.
如何做好大一新生的辅导员工作[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254-254.
9
王万里.
重塑企业和谐文化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173-173.
被引量:1
10
曹双喜.
提高教师素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J]
.中国教师,2009(S1):497-497.
1
震江.
和谐:古哲先贤的社会理想[J]
.国学(吉林),2015(9):16-17.
2
汤,黄楠森.
“和谐”与“和而不同”概念的区分[J]
.资料通讯,2006(10):44-45.
3
赵金地.
古代哲学对自我和谐的论述[J]
.东方企业文化,2012(B06):184-184.
4
李军纪.
人与自然和谐的后现代哲学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42-44.
5
朱清华.
海德格尔的遮蔽和真理[J]
.世界哲学,2017(1):106-111.
被引量:1
6
高玲,张军,刘海斌.
浅析礼乐制度的现实伦理意义[J]
.潍坊学院学报,2012,12(1):120-120.
7
儒家和谐概念的六个层次[J]
.上海人大月刊,2007(1):34-34.
8
H.波塞尔,燕宏远.
莱布尼茨的和谐(杂多之统一)概念[J]
.世界哲学,2002(4):54-62.
被引量:3
9
黄军.
“和谐社会”与“仁乐统一”[J]
.当代电影,2007(1):17-18.
10
朱志勇,诸凤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谐思想之考量[J]
.社会科学战线,2010(7):19-23.
东岳论丛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