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和藏族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the kinship terminology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ibetan nationality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51,共8页
Tibetan Studies
参考文献23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4页.
2 杜玉亭.基诺族亲属制比勘摩尔根图式刍论——兼谈马、恩著作有关亲属制问题[J] .民族研究,1981(2):56-63. 被引量:4
3 类分式亲属称谓是把血缘亲属区分为若干大的范畴,不计亲疏远近,凡属于同一范畴的人都用同一种称谓,每一辈的旁系亲属都纳入直系亲属之中.说明式亲属称谓把旁系亲属从直系亲属中分离出来,并明确地区别于直系亲属.
4 Michael D. Fischer: Representing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 Calculating Kinship http://www.era. anthropology. ac. uk/Era-Resources/Era/Kinship/kinIntro. html.
5 黄淑娉.略论亲属制度研究——纪念摩尔根逝世一百周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8(4):84-93. 被引量:10
6 A. Kroeber: Classificatory systems of relatioships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1909, pp. 77 - 84 .
7 见注2,第22页.
8 本次社会调查由四川大学公共行政与社会学系组织,由陈昌文教授带队.
9 索南才让:《西藏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6页.
10 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嘉绒藏族调查材料》,1984年版,第1页.
二级参考文献24
1 刘龙初.四川省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一妻多夫制婚姻家庭试析[J] .民族研究,1986(4):25-32. 被引量:7
2 坚赞才旦.论兄弟型限制性一妻多夫家庭组织与生态动因──以真曲河谷为案例的实证分析[J] .西藏研究,2000(3):9-22. 被引量:23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4 严汝娴.《藏族的着桑婚》[J].社会科学战线,1986,(3):199-199.
5 吴丰培编:《西藏志·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页.
6 参见摩尔根:《古代社会》,下册,第三编,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以及W.H.R.Rivers 1914 Kinship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Reprinted in 1968, pp. 36- 96.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7 Kroeber 1909 Classificatory Systems of Relationship.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Reprinted in Kinship and Social Organization.Paul Bohannan and John Middleton, eds.1968, pp. 25 - 27. New York: 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
8 凯西·F·奥特拜因:《比较文化分析》,章智源、张敦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03页.
9 共进行了三次调查,时间依次为1996年7、8月,1999年9、10月,2000年10、11月.作为调查点的真曲河谷地理上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相交的区域,行政上隶属贡嘎县,由杰德秀镇和朗杰学乡分段治理.河谷中央的真曲河发源于羊卓雍湖附近的山脉,注入雅鲁藏布江.
10 一妻多夫制大致有两个类型,一类为兄弟共妻(Fraternal polyandry),一类为非兄弟共妻(Non-fraternal polyandry).后者又可根据共妻者间的关系进一步划分为"父子"、"叔侄"、"舅甥"和"朋友"等亚型.我国藏区的一妻多夫制绝大多数属于第一种类型.
共引文献24
1 李根蟠,卢勋.马来式亲属制与血缘家族[J] .世界历史,1985(3):12-22. 被引量:1
2 陈国强.论原始社会分期的几个问题[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4(1):116-123.
3 坚赞才旦.真曲河谷亲属称谓制探微[J] .西藏研究,2001(4):10-18. 被引量:3
4 坚赞才旦,许韶明.论青藏高原和南亚一妻多夫制的起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54-61. 被引量:15
5 崔军民.藏语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初探[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21-26. 被引量:4
6 戚聿青.印刷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与保养[J] .印刷世界,2006(11):17-18.
7 张祺炜.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制与国家法的调适[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9(4):78-81. 被引量:4
8 李继刚.藏族地区传统婚姻与生存策略的经济分析[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4):14-16. 被引量:2
9 刘军君.安多-玛曲游牧藏族“兄弟共妻婚”刍议[J] .青海民族研究,2015,26(1):190-196. 被引量:1
10 马东东.浅谈藏族一妻多夫婚姻制度[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17):147-148.
同被引文献37
1 纳日碧力戈.从结构主义看蓝靛瑶亲属称谓的特点[J] .民族语文,2000(5):38-42. 被引量:3
2 沙吾提.帕万.试论亲属称谓之“文化差异”——英、汉、维亲属称谓对比[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2):53-58. 被引量:7
3 周庆生.傣族人名的等级结构与社会功能[J] .民族语文,1998(2):18-29. 被引量:3
4 丁石庆.民族语言的文化学研究方法试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8(4):56-60. 被引量:1
5 周国炎.“越、濮、僚、夷、仲”与现代布依族族称关系试析[J] .贵州民族研究,1998,18(1):10-16. 被引量:4
6 傅懋勣.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和亲属称谓[J] .民族研究,1980(3):19-32. 被引量:10
7 冯汉骥.由中国亲属名词上所见之中国古代婚姻制[J] .齐鲁学刊,1941(1):117-134. 被引量:11
8 贾晞儒.试论青海民族语地名之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1996,7(3):19-24. 被引量:4
9 罗美珍.从语言角度看傣、泰民族的发展脉络及其文化上的渊源关系[J] .民族语文,1992(6):25-32. 被引量:4
10 肖家成.血缘婚新证——从亲属称谓看血缘婚[J] .民族研究,1983(5):68-7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3
1 肖二平,张积家.亲属结构理论及对摩梭人亲属关系研究的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82. 被引量:6
2 刘永厚.汉语称呼语的研究路向综观[J] .语言文字应用,2010(3):89-97. 被引量:24
3 孟德腾.新疆塔城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多语博弈格局中的达斡尔语保持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10(3):12-16. 被引量:2
4 张积家,杨晨,崔占玲.傣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1-48. 被引量:17
5 耿静.羌语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J] .贵州民族研究,2012,32(1):105-110. 被引量:2
6 崔占玲,刘烨,张积家.基诺族中学生的亲属词概念结构及其成因[J] .心理科学,2012,35(4):916-920. 被引量:13
7 陈穗清,张积家,李艳霞.聋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兼与汉族健听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比较[J] .中国特殊教育,2015(1):27-34. 被引量:5
8 和秀梅,张夏妮,张积家,肖二平,王娟.文化图式影响亲属词语义加工中的空间隐喻--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J] .心理学报,2015,47(5):584-599. 被引量:23
9 储泰松.中古汉译佛经与汉语“父亲”称谓的来源[J] .中国语文,2016(5):585-594. 被引量:2
10 李德高,张积家.青少年聋生的概念关系模式[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3):17-25.
1 温贤美.藏族人民支援红军长征[J] .西藏研究,1982(2):86-91. 被引量:2
2 都淦.四川藏族地区土司制度概述[J] .西藏研究,1981(0):98-104. 被引量:10
3 宋治民.怀念冯汉骥先生[J] .中华文化论坛,1999(3):35-37.
4 白赛藏草.《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中的婚姻家庭研究述评[J] .西藏研究,2013(5):69-79. 被引量:1
5 安瑜琴.永陵出土的铜兽衔环铺首[J] .成都文物,2008(2):30-33. 被引量:1
6 张嘉宾.试论赫哲人的亲属制度[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4):96-101. 被引量:1
7 杨云燕.拉祜族的亲属制度[J] .普洱学院学报,2014,30(1):1-4.
8 万里.《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简介[J] .考古,2001(6):62-62.
9 张嘉宾.埃文基人的亲属制度[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2):116-118. 被引量:4
10 童恩正.悼念冯汉骥先生[J] .考古,1981(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