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文学之城”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推进策略研究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学历史资源的积淀与当代作家群体的孕育,及其文学产业化的成熟运作,是"世界文学之城"建设的共通特征。绍兴市在2014年提出建设"中国文学之城",其优势在于拥有千年接续的"文脉"及其"鲁迅"这一文学品牌,兼有当地政府推动文学城市建设的强烈意愿,然而缺乏代表性的本土作家却是其难以回避的"痛处"。借鉴"世界文学之城"的建设经验,绍兴需要整合现有文学资源,重新布局新的文学平台,借助作家驻城和鲁迅故乡作家群培育计划实现作家集聚效应,大力推动文学产业化,营造文学生活氛围,以真正建设成为蜚声中外的"中国文学之城"。
作者 朱叶丹
出处 《经济师》 201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基金 浙江省文化厅2016年度厅级文化科研项目:"西方文学名城的借鉴镜绍兴‘中国文学之城’建设的策略研究"(编号:zw2016087 主持人:朱叶丹)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2

  • 1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A]..《茅盾全集》:第20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56页.
  • 2[1]沈从文文集(第11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33.
  • 3[3]若水.读史零感[N].文汇报,1938-02-04.
  • 4马尔库塞 等.《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 5.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56,512,513.
  • 6[美]阿尔蒙德 鲍威尔著 曹沛霖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5页.
  • 7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A]..《鲁迅全集》(第6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94页.
  • 8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A]..收《鲁迅全集》,第6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42,243页.
  • 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J].文学导报,1931,.
  • 10张定璜.《鲁迅先生》[J].现代评论,1925,.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