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性善”抑乎“性恶”——孟子、荀子人性观质疑及教育反思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先秦时期有关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围绕人性善、恶展开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人性观。对孟、荀人性观的质疑,旨在"辨异求同",进而反思教育的人性论立场。超越"善恶",走向"生成";"变"中有"定",辩证认知——这是教育对待人性问题应有的基本态度。人性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正因如此才使得教育不断地思考如何将学生潜在的人性激发出来,将沉睡在学生心灵中的能力唤醒,最终达至"完满"。
作者 李柯柯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7年第3期80-86,共7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1

  • 1许锋华,杜时忠.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关于德育实效问题的根源探讨与视角转换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6):54-57. 被引量:10
  • 2郑航.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2):27-33. 被引量:6
  • 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 4马克·贝科夫.兽有兽"德".参考消息,2002-08-02(7).
  • 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6约翰·杜威.新旧个人主义.孙有中,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125.
  • 7乔治·弗兰克尔.道德的基础--关于道德概念的起源和目的的研究.王雪梅,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102.
  • 8DARCIA NARVAEZ.Incorporating Cognitive Science into Moral Psychology:Using the Defined Issues Test as an Example[DB/OL].http://www.nd.edu/~alfac/Cognitive% 20 Sciencehandout.pdf.2002.
  • 9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39.
  • 10帕斯卡尔.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81.

共引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