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志愿者服务对社区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以济南市社会福利院为个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区的和谐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标志,而社区文化认同对推进社区有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以济南市社会福利院为个案,针对福利机构中居民的生活、心理与社会适应上存在的问题,运用田野调查并结合访谈法进行了调研,剖析了社区文化认同中志愿服务所带来的影响,提出改善志愿服务活动并保持其常态化利于社区文化认同的实现。
作者
朱津瑶
赵丽娟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处
出处
《管理观察》
2017年第4期79-81,共3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关键词
志愿者
社区管理
文化认同
访谈法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何兰萍.
农村社区认同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0(A08):36-37.
被引量:10
2
栗志强.
都市村庄流动人口社区认同状况及成因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9-11.
被引量:9
3
单菁菁.
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125-131.
被引量:59
4
张良.
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10-14.
被引量:18
5
汪敏,张银侠.
城镇化背景下以文化认同推动城市社区善治问题探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8):47-4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项飚.
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8(6):56-64.
被引量:93
2
黄玉捷.
社区整合: 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
.河南社会科学,1997,5(4):71-74.
被引量:35
3
丘海雄.
社区归属感——香港与广州的个案比较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9(2):59-63.
被引量:46
4
江赛清.
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的兴起及建设思路[J]
.求实,2002(7):12-15.
被引量:18
5
张桂芳.
试论转型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J]
.兰州学刊,2004(5):213-214.
被引量:18
6
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
许敏亚.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21(7):47-51.
被引量:1
8
李炜.
论社区归属感的培育[J]
.东岳论丛,2002,23(2):46-48.
被引量:24
9
马西恒.
社区治理框架中的居民参与问题:一项反思性的考察[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5(2):59-67.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89
1
史雅洁,张欣儒.
重大突发事件下社区志愿服务公众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7):30-41.
2
江赟赟,尚再清,黄江.
协同治理视角下“村转居”居民的社区归属感重塑研究[J]
.理论观察,2022(3):80-84.
被引量:1
3
孙彬彬.
城市化背景下“村改居”居民社区认同感的思考——以C市M社区为例[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8):85-88.
被引量:2
4
何卫平.
后单位社会下城市社区意识的重塑[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43-46.
被引量:8
5
戴冰,张惠.
组织归属感刍议[J]
.商场现代化,2007(09S):252-252.
被引量:10
6
沈荣.
新都市主义社区理论与我国和谐社区归属感培育[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5):107-109.
7
杨宜音,张曙光.
理想社区的社会表征:北京市居民的社区观念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109-123.
被引量:8
8
唐文跃,张捷,罗浩,卢松,杨效忠.
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J]
.旅游学刊,2008,23(10):87-92.
被引量:156
9
张旭,丁凤琴.
社区心理意识研究述评[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5):90-92.
被引量:3
10
曾兴.
试论我国城市社区传播的功能及构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7):147-148.
被引量:6
1
李海莲.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心理与社会稳定[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7-9.
被引量:1
2
周芳.
政治文化的悖论[J]
.池州学院学报,2007,21(6):8-11.
3
文格.
藏族习惯法在部分地区回潮的原因分析[J]
.青海民族研究,1999,10(3):75-79.
被引量:11
4
刘镭.
村民的政治参与和文化认同[J]
.科学社会主义,2012(4):86-89.
被引量:3
5
马小林.
感染力·凝聚力·正义[J]
.党校科研信息,1996(6):25-25.
6
汤夺先,高朋,慈艳艳,徐艳.
我国淮河流域乡村庆生仪礼的调查研究——以淮南市四个村庄为例[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4):9-15.
7
任辉.
浅论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J]
.中国校外教育,2010(8):57-58.
被引量:3
8
陈运遂,曾贤贵.
弱势群体生存现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
.理论与改革,2005(5):67-70.
被引量:2
9
方宏林.
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之社会心理学分析[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7(2):117-120.
被引量:1
10
于义池,孙成秀.
法制心理与社会文明[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7(1):58-59.
管理观察
201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