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的科学前景:社会、健康和 环境效应 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10年后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大会技术专题会议上讨论的问题的报告
被引量:1
-
1核设施安全专题国际大会在京召开[J].核安全,2004,3(4):57-57.
-
2肖雪夫,宋利军.核设施退役现场γ污染测量技术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5(1):232-232. 被引量:1
-
3达灵顿乏燃料干式贮存设施不会产生不利的环境效应[J].国外核新闻,2004(1):32-32.
-
4魏龙,高常军,李树光.切尔诺贝利事故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低碳世界,2016,6(23):7-8.
-
5贾梅兰,冯文东,安鸿翔.核燃料循环后端综合管理方案专题会议[J].辐射防护通讯,2013,33(6):42-43.
-
6志中.吉川弘之(H.Yoshikawa)在第17次IAEA聚变能国际大会的Artsimovich—Kad …[J].国外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应用,1999(2):1-3.
-
7谭昭怡,常瑞敏,李烨.电离法测量管道内壁α污染水平初探[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8,22(6):108-111. 被引量:2
-
8田牧.英国核电公司瞄准新的压水堆[J].国外核新闻,1992(3):13-13.
-
9第四届核安全监管有效性国际大会召开[J].绿色中国,2016,0(8):7-7.
-
10范智文,黄萍.亚洲核安全网络放射性废物专题会议暨乏燃料管理安全与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研讨会[J].辐射防护通讯,2007,27(5):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