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义式论文争论的方法问题
出处
《国际政治科学》
2009年第4期118-125,4,共9页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二级参考文献33
-
1李海东.国际关系理论对北约扩大的解释及其合理性[J].国际论坛,2004,6(4):51-55. 被引量:1
-
2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2):22-29. 被引量:43
-
3邹桂英,李秋林.基于国际关系理论对朝核问题的考虑[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11):41-43. 被引量:1
-
4陈奕平.权力、机制与认同——对美国东盟地区论坛政策演变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29-35. 被引量:6
-
5陈小鼎.试析国际关系理论的合成——一种科学哲学的分析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06,27(4):158-172. 被引量:4
-
6肯尼思·华尔兹 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
7亚历山大·温特 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
8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A]..《毛泽东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页.
-
9[英]赫德利·布尔著 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
10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M].,2001年版..
共引文献66
-
1方长平.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问题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5(6):46-51. 被引量:6
-
2蔡翠红,倪世雄.国际体系解构分析:结构、变迁与动力[J].教学与研究,2006(7):46-52. 被引量:18
-
3杨少华.评“软制衡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7):40-45. 被引量:10
-
4郭宏.经济地区主义的若干理论阐释——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述评[J].国际论坛,2006,8(6):61-66.
-
5陈小鼎.试析国际关系理论的合成——一种科学哲学的分析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06,27(4):158-172. 被引量:4
-
6王俊生.科学人文主义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一项研究议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53-59.
-
7王俊生.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科学人文主义范式与中国国际关系学[J].人文杂志,2007(1):170-176. 被引量:3
-
8王俊生.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在国内政治研究上的缺失原因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7(2):85-91.
-
9陈小鼎.理论归属是否必要[J].欧洲研究,2007,25(1):115-125. 被引量:2
-
10郑伟.当代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特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2):46-51.
-
1陈奕平.多变量分析不等于理论综合——对周方银、王子昌的回应[J].国际政治科学,2009(4):112-117.
-
2韩剑锋,夏蕾.孙中山人民观述论[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6):110-114.
-
3周方银,王子昌.三大主义式论文可以休矣——论国际关系理论的运用与综合[J].国际政治科学,2009(1):79-98. 被引量:26
-
4管宏平,李皓.魏源对外政策的“三大主义”及其启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2(4):98-100. 被引量:1
-
5徐长山.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考[J].钢铁文化,1995(11):21-22.
-
6朱玲.法律制度对经济作用的社会学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18(3):56-58.
-
7《政治学的研究过程》[J].政治学研究,1986(4):56-56.
-
8刘舒羽.福利国家划分的宗教依据[J].才智,2015,0(27):353-353.
-
9康环芳.试论外观理论及其应用[J].法制与社会,2008(31):330-331. 被引量:1
-
10吴瑜,杜晓智.物权行为理论有关问题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25-2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