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荀子提出正名即重新制名之理想,基本上和孔子正名及制名以使权分礼分得以正确的实施以重建礼乐政治伦理秩序相一致。"明贵贱"与"别同异"二者之间的不同在于一是具有伦理道德意义,一是具有逻辑认识功能,前者属于应然领域,后者属于实然领域。荀子制名之目的在于指实,即名与实相符,故"明贵贱"之名与"应然之实"相应,而"辨同异"之名则与实然之名相应。和"等贵贱"在伦理领域侧重追求社会至善相应的是,在道德领域,其分的意旨在于明辨荣辱;"辨同异"则是为了成就正确的知识。西方之逻辑仅着重辨同异,即知识方面的问题;而荀子之名学则汇通了知识以辨同异,且重伦理政治以明贵贱,兼具知识和价值两方面,就文化心灵而言,荀子实较西方逻辑学者为弘深。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8-63,共6页
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ZXB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