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确立“为他人的主体存在”之自我理解维度——当代道德建设的前提性反思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反思当今中国社会发生的多起道德失范事件,受害者首当其冲是"我"和"我们"之外的"陌生人"。究其根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体系的"私德"中,"陌生人"被拒之门外,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合理位置。隐蔽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是一种"总体化"倾向的"实体思维",它将抽象的"共同体"以"总体化"的趋势予以"实体化"。只有从根本上破除"实体主义"的藩篱,确立"为他人的主体存在",才能转变"陌化"的社会趋势,在向他人敞开尊重和爱的同时确证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幸福。这种对人的全新理解,对他人的承认、尊重和爱,既是为"陌生人"提供最佳的生存空间,又是主体"自我"塑造和完善自身人格的内在动因,也是构成道德的深层源泉。
作者 冯珊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8,共5页 Academic Exchang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哲学发展趋势研究"(12AZD065)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4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