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区域纳税信用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布局,京津冀三地开展了多项合作,构建京津冀区域信用体系就是其一项重要举措,而纳税信用作为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如何构建京津冀区域纳税信用体系值得探讨。文章主要通过博弈论和委托—代理关系两个理论工具进行分析,再借鉴欧盟成员国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得出构建京津冀区域纳税信用体系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为京津冀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
张肃
机构地区
北京市平谷区地方税务局
出处
《中国市场》
2017年第8期25-28,共4页
China Market
关键词
区域信用体系
区域纳税信用体系
京津冀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问题研究课题组,牛丽,刘群,王传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问题研究[J]
.天津经济,2015,0(7):56-60.
被引量:6
2
刘旭,张海燕,赵玉清.
京津冀协同发展信用体系构建研究[J]
.河北金融,2015(12):36-38.
被引量:4
3
蒋励佳.
广西地税纳税信用管理体系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6(11):54-57.
被引量:1
4
唐一春.
辽宁省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信息的应用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74-177.
被引量:3
5
周晓唯,张璐.
征税与纳税行为博弈关系的实证分析——减少税收流失的对策选择[J]
.税务与经济,2008(3):93-99.
被引量:11
6
梁俊娇,葛淑芸.
论构建我国纳税信用体系[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2):3-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刘国华.
税收与诚信[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3):39-40.
被引量:2
2
杨海燕.
关于加快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
.财会月刊(下),2006(2):26-27.
被引量:3
3
刘升.
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于税法的理由分析[J]
.北方经贸,2006(4):37-38.
被引量:1
4
邓红娟.
我国税收流失纳税人心理浅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8):89-91.
被引量:1
5
董再平.
税收征管的博弈分析[J]
.当代经济,2006,23(07X):112-114.
被引量:5
6
林均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7
全国税务机关以“四个突破”构建纳税信用等级管理体系[J].税法速递,2005,(8).
8
企业纳税信用浅析.http://www.ccn86.com.2005—8—16.
9
Cedric Sandford[主编].邓力平[主译].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第二卷税制改革的关键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
Cedric Sandford[主编].许建国等[译].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第四卷税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24
1
董树功,王亚玲.
京津冀区域信用一体化水平的时序演化与动态演进[J]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32(4):62-69.
2
叶金育.
理解中国的税收法治意识——基于税收宣传的实证考察[J]
.人大法律评论,2013(2):108-143.
被引量:5
3
王娜,高鸿鹏.
关于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信息化途径研究[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14(4):20-22.
4
郑涵少.
税收遵从国内文献回顾[J]
.商情,2013(19):9-9.
5
马永坤.
中国旅游业的税收效应分析与制度完善[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1):17-19.
被引量:4
6
宫映华.
发挥税收职能 促进协调发展[J]
.税务研究,2016(10):18-22.
被引量:1
7
高树兰.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与财税政策支持探讨[J]
.经济与管理,2016,30(6):12-17.
被引量:8
8
肖春明.
关于我国纳税信用建设的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7,5(3):39-41.
被引量:6
9
赖迪辉,朱星毓,谢文修.
税收竞争对城市功能定位的影响研究——基于京津冀地区的空间计量检验[J]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7,23(1):49-54.
10
陈宇,李锐.
我国分享经济税收问题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8):3-12.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25
1
张维迎,柯荣住.
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
.经济研究,2002,37(10):59-70.
被引量:969
2
阮赞林.
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的基石[J]
.今日浙江,2002(3):30-32.
被引量:1
3
蔡军.
博弈均衡 和谐征纳——税收博弈视角下的和谐征纳关系及其构建[J]
.财贸经济,2007,28(S1):26-31.
被引量:6
4
张维迎.
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中国未来持续发展的根本[J]
.中国发展观察,2005(7):19-23.
被引量:6
5
刘华伟,李里.
税收征管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分析[J]
.学术研究,2006(11):59-63.
被引量:4
6
高培勇.
中国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之谜[J]
.经济研究,2006,41(12):13-23.
被引量:290
7
曲顺兰,申亮,郑华章.
基于演化博弈的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构建[J]
.税务研究,2007(6):54-57.
被引量:3
8
周晓唯,张璐.
征税与纳税行为博弈关系的实证分析——减少税收流失的对策选择[J]
.税务与经济,2008(3):93-99.
被引量:11
9
张淳清,曹加.
信用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经济,2008,24(11):61-63.
被引量:25
10
刘凤委,李琳,薛云奎.
信任、交易成本与商业信用模式[J]
.经济研究,2009,44(8):60-72.
被引量:337
引证文献
2
1
张志强.
博弈论视角下的税收征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6(4):9-14.
2
叶陈毅,唐静静,陈依萍,王飞.
京津冀地区社会信用环境评价及对策研究[J]
.中国审计评论,2019,0(1):71-81.
1
王洪洲.
关于构建纳税信用体系的探讨[J]
.安徽税务,2002(5):22-23.
2
徐志.
国外诚信纳税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借鉴[J]
.税务(福州),2002(9):12-13.
3
李坤.
加快区域信用体系建设 促进地区经济和谐发展[J]
.特区经济,2007(2):296-297.
4
刘欣.
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66-68.
5
中国人民银行庆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杨光荣.
对庆阳市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J]
.西部金融,2007(2):31-32.
6
李娟.
借鉴国际经验 构建我国纳税信用体系[J]
.税收与企业,2003(2):26-27.
7
丛明.
健全和完善纳税信用体系[J]
.中国税务,2005(1):1-1.
被引量:5
8
陈莉.
试论如何构建税收信用体系[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0(10):36-37.
9
包健.
境外纳税信用体系借鉴[J]
.前沿,2012(9):81-82.
被引量:4
10
梁俊桥.
构建纳税信用体系的政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2006(39):18-18.
被引量:1
中国市场
201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