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三种新的生物因子在淋巴结阴性乳癌辅加治疗中的预后意义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衡量预期效果和副作用之间决定乳癌患者是否需要辅加治疗.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癌预示早期复发可能,常为化疗的指征,而淋巴结阴性者预后较好,一般不主张辅加治疗;但是5年远处转移率大约25%~30%,终致死亡.过去研究指出辅加内分泌治疗或细胞毒化疗,可延长淋巴结阴性乳癌(NNBC)患者无癌存活率,然而有2/3患者可不必进一步治疗.作者曾指出胞膜磷脂A<sub>2</sub>(M-PLA<sub>2</sub>)、多核白血球弹性蛋白酶(PMN-E)、组织纤维蛋白激酶(t-PA)、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激酶(u-PA)和内皮-1(ET-1)是乳癌细胞产物,可影响疾病的进展.对Ⅰ、Ⅱ、Ⅲ、期乳癌患者的初步研究显示这些因子和乳癌预后相关联.本研究将评估上述生物因子对NNBC患者的预后价值.1982~1987年,184例NNBC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仅作手术(Halstead或保留胸大肌的改良式乳癌根治术),第二组手术后用三苯氧胺(tamoxifen)治疗(20mg/日)持续2年.常规手术后最初2年每月和以后每三个月进行随访.平均随访8.3年(5.5~10.5年).结果显示M-PLA<sub>2</sub>、PMN-E、t-PA、
作者 林擎天
出处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5,共1页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