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第二国际理论家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多重路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路径主张马克思主义没有哲学,作为其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新康德主义阐释路径主张用康德学说弥补马克思主义的伦理缺陷和哲学"空场";普列汉诺夫、拉布里奥拉等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哲学,前者主张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完整世界观的理论表现,而后者则将之解释为实践哲学。不同阐释路径之间既相互区别又有一定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的独特特征并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深远影响。重新审视第二国际理论家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重路径,既有利于我们完整地把握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利于我们从源头上重新厘清第二国际之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脉络。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6,共8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基础问题研究"(11CZX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国际理论家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及当代价值"(15BKS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