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第二国际理论家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重路径——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第二国际理论家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多重路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路径主张马克思主义没有哲学,作为其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新康德主义阐释路径主张用康德学说弥补马克思主义的伦理缺陷和哲学"空场";普列汉诺夫、拉布里奥拉等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哲学,前者主张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完整世界观的理论表现,而后者则将之解释为实践哲学。不同阐释路径之间既相互区别又有一定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的独特特征并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深远影响。重新审视第二国际理论家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重路径,既有利于我们完整地把握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利于我们从源头上重新厘清第二国际之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脉络。
作者 陈爱萍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6,共8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基础问题研究"(11CZX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国际理论家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及当代价值"(15BKS066)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三辑),人民出版社,1981,第36页.
  • 2李凯尔特 涂纪亮 译.《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商务印书馆,1986.第21页,第78页.
  • 3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9、146页.
  • 4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页.
  • 5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 7梅林.《德国社会民主党史》(第一卷),青载繁译,三联书店1963年版.
  • 8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二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 9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10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I),李嘉恩等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