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美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重要精髓,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民族精神和理念的关键映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高校美术教育具有重要关联,高校美术教育对于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起重要作用。探讨高校美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路径所在,对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高校美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
李蓓
机构地区
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艺海》
2017年第4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育
传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探究策略
分类号
J0-4 [艺术—艺术理论]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魏玮.
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6):223-224.
被引量:6
2
郑以墨,王阳.
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8):75-78.
被引量:22
3
王运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高校美术教育的作用[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2):142-142.
被引量:7
4
成阳.
“非遗”传承融入高校设计教育创新模式探索[J]
.大家,2010(10):206-20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靳之林.
我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J]
.美术研究,1985(3):21-36.
被引量:38
2
陈孟昕,张昕.
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5(4):61-62.
被引量:46
3
翟墨.
灵魂:分离与回归——吕胜中剪纸艺术《招魂》展走笔[J]
.中国文化,1991(2):206-208.
被引量:3
4
贺学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103-109.
被引量:472
5
毛继增.
创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艺术教育新体系——新疆艺术学院木卡姆表演艺术班的成功探索[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5(2):90-93.
被引量:5
6
朱强.
高校艺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J]
.艺术教育,2007(10):36-37.
被引量:7
7
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8
高小虎;姚朝文;袁瑾.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
钟福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风俗画[J]
.美术观察,2008(5):104-107.
被引量:5
10
乔晓光.
30年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J]
.艺术生活,2009(5):65-6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4
1
成阳.
“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定位与创新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3):132-139.
被引量:11
2
刘奎然.
对高校美术教育的新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13(20):96-96.
被引量:2
3
王明磊.
河南高校美术教育品牌构建的非遗之路[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4):145-146.
被引量:3
4
莘月,许亭玉,张龙琳.
高校设计学专业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思考[J]
.纺织科技进展,2014(3):84-86.
被引量:2
5
王华伟,孙薇.
从『琉球新報』看日本冲绳与当代中国的交流——以报道中的中国要素为中心[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2(2):81-85.
被引量:1
6
王宏.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J]
.设计,2015,28(4):147-148.
被引量:8
7
杨增慧.
美术教育的归真与创新[J]
.亚太教育,2015,0(11):147-147.
8
王明磊.
浅谈基于地域文化遗产的高校美术教育品牌的构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0(6):83-84.
被引量:4
9
张蔚.
从名作鉴赏到设计应用的色彩创意探索——基于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实践[J]
.四川戏剧,2015(8):91-93.
被引量:1
10
葛慧.
开发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培养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20):222-223.
同被引文献
10
1
朱强.
高校艺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J]
.艺术教育,2007(10):36-37.
被引量:7
2
张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以云南少数民族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新西部(理论版),2009(10):131-133.
被引量:5
3
张丽萍.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81-82.
被引量:9
4
郝亚丽.
论学校美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11):9-11.
被引量:2
5
朱秋华.
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应采取的措施[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6):28-31.
被引量:2
6
田中娟.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
.丽水学院学报,2014,36(4):94-98.
被引量:15
7
周树会.
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J]
.北方音乐,2014,34(9):11-11.
被引量:5
8
肖燕萍,刘玲.
湘西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模式构建——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J]
.教育文化论坛,2016,8(2):92-95.
被引量:7
9
谢敏.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类高校中的传承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6):81-82.
被引量:3
10
范涛.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构建研究[J]
.焦作大学学报,2017,31(2):93-9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徐嘉琪.
学校美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J]
.风景名胜,2019(9):108-108.
2
朱宇翔,郭遥.
试析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
.西部皮革,2020,42(16):117-1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石红波.
融入民间艺术的青少年通识教育实践探索——非遗艺术关东葫芦画进校园[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10):111-113.
被引量:2
2
陈娟,张铮溪.
山西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思考[J]
.艺术评鉴,2022(7):169-171.
被引量:2
1
罗蓉.
试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12(23):130-131.
被引量:5
2
胡宜疑.
试析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
.东方企业文化,2012(B09):268-268.
被引量:3
3
任洁.
浅谈本土文化资源与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J]
.美术教育研究,2013(20):117-117.
被引量:2
4
乐齐弘.
浅谈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本土文化的意义[J]
.美术大观,2016(2):158-159.
被引量:3
5
孙铁鸿.
论高校美术教育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意义[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A03):122-123.
被引量:1
6
陈晓琴,刘利霞.
高校美术教育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20):167-168.
被引量:7
7
陶忠胜.
民间工艺美术与高校美术教育的对接及传承[J]
.文化月刊,2013(4):126-128.
8
刘利霞.
谈地域文化对高校美术创作的影响[J]
.艺术教育,2009(6):124-124.
被引量:5
9
赵鑫.
如何将本土文化引入高校美术课堂[J]
.文教资料,2014(2):63-64.
被引量:1
10
游江滨.
本土文化资源与高校美术教育[J]
.美术向导,2010(5):73-74.
被引量:1
艺海
201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