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落叶松落叶病菌在辽宁地区的风险性评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参照国际上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从落叶松落叶病的分布、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危害对象的重要性、扩散蔓延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难度等方面对落叶松落叶病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落叶松落叶病风险值为1.85,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应加强检疫管理,防止扩散蔓延。
作者
张浩洋
机构地区
辽宁省青山保护局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11期45-46,共2页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关键词
落叶松落叶病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薛海军.
辽西地区落叶松林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11):105-106.
被引量:1
2
付晓霞,王志明,王选遥,史丽雯,张晓光,李继平,于海媛,陈玲,张余国,李杰玲.
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合并防治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2016,45(2):30-34.
被引量:5
3
丁宝永,刘世荣,蔡体久.
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生产力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0,14(3):226-236.
被引量:22
4
李娟,赵宇翔,陈小平,阎合,宋玉双.
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的探讨[J]
.中国森林病虫,2013,32(3):10-15.
被引量:8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宋红敏,张清芬,韩雪梅,徐岩,徐汝梅.
CLIMEX:预测物种分布区的软件[J]
.昆虫知识,2004,41(4):379-386.
被引量:72
2
何平勋,王东升,高峻崇,曹丽君,赵连书,孙礼.
落叶松落叶病的生态因子及其生态模型的研究[J]
.生态学报,1995,15(2):201-206.
被引量:9
3
蒋青,梁忆冰,王乃扬,姚文国.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
.植物检疫,1995,9(4):208-211.
被引量:414
4
贾文明,周益林,丁胜利,段霞瑜.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B08):195-200.
被引量:46
5
王东升,孙礼,何平勋,高峻崇,曹丽君,宋福强.
落叶松落叶病的生态控制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6,9(3):305-310.
被引量:9
6
周国梁,李尉民,印丽萍,黄亚军,朱韦静,许志刚.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工作的发展[J]
.植物检疫,2006,20(3):162-164.
被引量:20
7
孙楠,黄冠胜,林伟,李志红.
主要贸易国家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方法比较[J]
.植物检疫,2007,21(2):87-91.
被引量:29
8
范京安,赵学谦.
农作物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J]
.植物检疫,1997,11(2):75-81.
被引量:60
9
李育材.
我国林业有害植物危害现状及防控对策[J]
.中国森林病虫,2009,28(5):1-5.
被引量:19
10
荣文雅,蔡笃程,周祥.
外来物种风险分析方法探讨[J]
.热带农业工程,2009,33(4):44-4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0
1
Shen Hailong WangKe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Xu Chcngyang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Jilin ProvinceZhang WenNorthern Afforestation Center.
THE WAY OF RESTORING AND REESTABLISHING BROADLEAVED/CONIFEROUS MIXED FOREST ECOSYSTEM FROM SECONDARY FOREST OF MONGOLIAN OAK[J]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1992,3(2):47-53.
2
廖宝文,郑德璋,郑松发.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次生灌丛生物量与叶面积指数测定[J]
.林业科学研究,1993,6(6):680-685.
被引量:10
3
周政贤,谢双喜.
杜仲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6):646-651.
被引量:13
4
许景伟,李传荣,王卫东,乔勇进,程鸿雁,王月海.
沿海沙质岸黑松防护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6):29-32.
被引量:25
5
罗云建,张小全,侯振宏,于澎涛,朱建华.
我国落叶松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的初步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07,31(6):1111-1118.
被引量:58
6
王俊玲,金红喜,杨占彪,王刚.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生产力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1):31-35.
被引量:13
7
应宝根,袁位高,葛永金,江波,朱锦茹,沈爱华.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松类生物量模型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08,28(2):1-5.
被引量:14
8
袁位高,江波,葛永金,朱锦茹,沈爱华.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生物量模型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09,29(2):1-5.
被引量:60
9
武春彦,赵雨森,辛颖,孔祥飞,李志飞.
落叶松人工林结构对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5):58-62.
被引量:2
10
戴铭,周涛,杨玲玲,贾根锁.
基于森林详查与遥感数据降尺度技术估算中国林龄的空间分布[J]
.地理研究,2011,30(1):172-184.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15
1
徐新良,刘纪远,张增祥,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
中国5年间隔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集(1990-2010)内容与研发[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7(1):52-59.
被引量:35
2
刘秀嶶,王峰,刘雪峰.
落叶松枯梢病分子检测初步研究[J]
.植物检疫,2009,23(2):1-4.
被引量:6
3
汪有奎,杨全生.
预防和控制是保护森林健康的重要任务——祁连山北坡森林自然灾害治理对策[J]
.中国林业,2009(12):55-55.
被引量:2
4
沈亚洲,孙晓梅,张江涛,杜彦昌,马建伟.
甘肃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生物量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11,24(4):517-522.
被引量:19
5
刘秀嶶,刘雪峰,王鹏,李成德.
利用三种梢栖真菌生物防治落叶松枯梢病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12,25(6):685-690.
被引量:7
6
姜帅章,杨绍斌.
2种鹅膏菌的毒素粗提物对华北蝼蛄的防治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4):120-122.
被引量:2
7
付晓霞,王志明,王选遥,史丽雯,张晓光,李继平,于海媛,陈玲,张余国,李杰玲.
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合并防治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2016,45(2):30-34.
被引量:5
8
马家骏,包卫东.
小陇山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浅析[J]
.甘肃科技,2016,32(19):138-139.
被引量:1
9
吉林.
小陇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造林技术[J]
.现代园艺,2017,40(8):46-46.
被引量:1
10
杨海裕,郑子龙,刘小林,李惠萍,高鹏程.
基于生态酶化学计量研究小陇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对微生物磷限制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2):1-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张世清.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治措施[J]
.乡村科技,2023,14(22):113-116.
1
王永民,刘国荣,王世君,佟颖,常乃庆,张启云.
落叶松落叶病分级标准的形成及其科学性检验[J]
.林业科技通讯,1991(8):29-30.
被引量:1
2
李兰珍,杨弘平,姜忠林,聂雪冰,闫峻,周新胜.
落叶松落叶病生物农药防治技术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3):1-7.
3
曹慧永,张家燕,胡建涛.
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2013(18):22-22.
被引量:1
4
王东升,孙礼,何平勋,高峻崇,曹丽君,宋福强.
落叶松落叶病的生态控制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6,9(3):305-310.
被引量:9
5
佟颖,常乃庆,张启云,刘国荣,王世君,王永民,孙礼,王景荣,张锡芝,王志军.
落叶松落叶病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J]
.森林病虫通讯,1992(4):1-3.
被引量:2
6
胡玉山.
落叶松落叶病测报管理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1992,21(2):58-60.
7
常维哲,赵日良,孙锦维.
落叶松落叶病预测预报初步研究[J]
.森林病虫通讯,1990(3):19-20.
被引量:1
8
张文凤.
贵州省松材线虫病的风险性评估及管理对策[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35-38.
被引量:2
9
总目录[J]
.林业科学研究,1991,4(6):705-710.
10
徐福生,白宗雷,李文伟,李文新,徐崇华.
长白落叶松林内落叶病和枯梢病发病规律调查[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1):202-203.
被引量:3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