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响测定生化需氧量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监测水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五日生化需氧量,也就是有机物含量在水体中的迂回表示。本文主要对生化需氧量失败和成功的要素做出讨论,即水样的温度、稀释倍数、保存、pH值、接种稀释水、溶解氧等对生化需氧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
樊丽妃
机构地区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低碳世界》
2017年第8期37-38,共2页
Low Carbon World
关键词
测定生化需氧量
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何金成,李素青,张性雄,张德晖.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废水生化需氧量[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2):190-193.
被引量:9
2
王玉娟,张晓红.
生化需氧量分析中关键问题探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0(5):61-62.
被引量:2
3
杜美,钮朝霞,杨蕾,王清琪.
环境水样中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2016,18(10):41-4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周文敏,郭敬慈.
紫外曝气法快速测定BOD[J]
.中国环境监测,1995,11(1):16-18.
被引量:6
2
张静,崔建升,刘辉,孟祥芳.
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方法进展[J]
.河北化工,2006,29(1):12-15.
被引量:11
3
倪红梅,慕春梅,郭玉华.
BOD_5测定的简捷方法研究[J]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18(1):39-40.
被引量:2
4
何金成,李素青,张性雄,张德晖.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废水生化需氧量[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2):190-193.
被引量:9
5
STEPHENS A B,WALKER P N.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as a tool for real-time determination of BOD5 for single source samples[J].Transactions of the ASAE,2002,45(2):451-458.
6
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7488--87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7
沙鸥,马卫兴,郭妍,许兴友,彭冬冬.
碘酸钾-淀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生化需氧量(BOD5)[J]
.冶金分析,2008,28(7):23-27.
被引量:3
8
沙鸥,马卫兴,钱保华,曹磊,郭研.
碘-淀粉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45(4):448-450.
被引量:8
9
谢炜平,李中和.
重铬酸钾紫外光度法快速测定COD、BOD_5的技术特点及可行性研究[J]
.煤矿环境保护,1998,12(4):58-61.
被引量:4
10
刘廷良,郭敬慈.
化学需氧量(COD_(Cr))和生化需氧量(BOD_5)的快速测定——重铬酸钾紫外曝气法[J]
.中国环境监测,1999,15(2):9-11.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3
1
沙鸥,马卫兴,郭妍,许兴友,彭冬冬.
碘酸钾-淀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生化需氧量(BOD5)[J]
.冶金分析,2008,28(7):23-27.
被引量:3
2
杨季冬,赵小辉.
垃圾渗沥液中BOD和COD的测定方法探索[J]
.环境卫生工程,2009,17(1):7-11.
3
沙鸥,顾叶华,孙梅,马卫兴,郭妍.
环境水样中生化需氧量的光度法测定研究[J]
.冶金分析,2011,31(1):50-54.
被引量:2
4
陈丽琼,茹婉红,胡勇,余东波,茹菁宇.
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及现状[J]
.绿色科技,2013,15(2):138-141.
被引量:5
5
申云霞,赵艳丽,张霁,李涛,刘鸿高,王元忠.
野生和栽培巨大口蘑的红外光谱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4(3):308-312.
被引量:2
6
杜美,钮朝霞,杨蕾,王清琪.
环境水样中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2016,18(10):41-43.
被引量:6
7
蒋开彬,牛品,王博,林艳,何紫迪,黄少伟.
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近红外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7(6):764-768.
被引量:9
8
李珊.
稀释接种法、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和压差法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方法比对[J]
.低碳世界,2018,8(5):26-27.
被引量:3
9
李国栋.
齐齐哈尔地区不同季节地表水五日生化需氧量含量趋势变化的研究[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43(1):88-90.
被引量:1
10
鲁姗,段开红.
农村生活污水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工艺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4):80-8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许日.
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倍数的快速确定方法分析[J]
.华东科技(综合),2020(2):237-237.
被引量:2
2
高鹏.
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中稀释倍数的选取[J]
.科技与企业,2012(8):294-294.
被引量:2
3
谢姬弘.
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结果准确性的控制因素[J]
.山西建筑,2013,39(17):108-109.
被引量:9
4
梁愈.
生物分层现象及成因[J]
.中学生物学,2014(3):3-5.
被引量:1
5
刁帆,金凤鸣,郝芳,孙冶华,邹华耀,王元杰,张金峰,操义军.
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古湖泊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J]
.石油实验地质,2014,36(4):479-486.
被引量:6
6
陈江凌,付淑惠.
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影响因素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1(3):55-55.
被引量:2
7
杜美,钮朝霞,杨蕾,王清琪.
环境水样中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2016,18(10):41-43.
被引量:6
8
王炜,陈欢,楼振纲,陈洁.
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倍数的快速确定方法[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33(11):121-1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李国栋.
对湖(库)不同深度下五日生化需氧量含量变化的研究[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43(2):37-39.
2
陈海东,高德亮.
浅谈如何准确测定水质生化需氧量[J]
.污染防治技术,2020,33(3):37-38.
被引量:2
3
林威.
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倍数的快速措施阐述[J]
.清洗世界,2020,36(11):56-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万白.
探究不同方法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比对分析[J]
.科学与信息化,2021(1):87-87.
2
金淑聪,张家凤.
审核环境执法监测数据时关注的问题及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0):122-124.
3
张爱萍.
电化学探头法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的难点与要点[J]
.山东化工,2023,52(23):186-188.
1
杨斌,刘静,陈曜.
生化需氧量(BOD)接种液的获取方法以及加入量的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2010,29(1):93-94.
被引量:9
2
杨新华,刘秀芳,曲爱丽,李密苏.
浅谈BOD_5的质量控制[J]
.中国环境监测,1997,13(2):45-47.
被引量:2
3
廖燕庆.
测定生化需氧量(BOD_5)时接种液的一种获取方法[J]
.广西化工,2001,30(3):9-11.
被引量:2
4
钟杰玲,谢锦英,许珊珊.
接种液的加入量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影响[J]
.中国绿色画报,2016,0(3):117-117.
5
谢美云.
接种稀释水的空白对BOD_5测定的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22(5):39-40.
6
曹佳红,黄铭,林军平.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方法探讨[J]
.四川环境,2003,22(5):30-31.
被引量:2
7
石向红.
浅析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的影响因素[J]
.广州化工,2014,42(13):132-133.
被引量:5
8
石向红.
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的影响因素[J]
.环境与发展,2014,26(3):201-202.
被引量:2
9
张玉.
浅谈水和废水中的生化需氧量[J]
.科技视界,2016(26):301-301.
被引量:2
10
胡彩霞.
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中稀释水的保存时间探讨[J]
.城市地理,2016,0(5X):258-258.
低碳世界
201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