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作者终结论看表征对在场的替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到巴特、福柯、德里达所实践的后现代主义,作者终结论逐渐达到顶峰。这其中贯穿了理性到感性、他律到自律、立法者到阐释者的线索,具有审美现代性的强烈意味。据此,搁置主体,放逐作者,让作品摆脱艺术家的钳制而独立,就成为一条有效的艺术救赎之路。
作者
梅钰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6期1-3,共3页
关键词
作者终结
表征
在场
审美现代性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周宪.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J]
.文艺理论研究,2013(1):121-129.
被引量:116
2
张静.
主体虚空与文本多义——论罗兰·巴特的作者观[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117-121.
被引量:5
3
周宪.
罗兰·巴特的中国“脸谱”[J]
.天津社会科学,2009(5):94-100.
被引量:1
4
周泉根.
主体的命运——论“作者之死”的背景、过程与实质[J]
.文艺评论,2008(6):4-9.
被引量:6
5
周宪.
艺术世界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3(4):1-12.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74
1
张晓明.
巴特文论在中国的译介历程[J]
.当代外国文学,2006,27(2):119-127.
被引量:3
2
[法]米歇尔·福柯,《作者是什么?》,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51页.
3
李幼蒸.《总序》,载巴特《符号学历险》,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4
伍蠡甫等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
《我看罗兰·巴特》,http://shenyuwuyou.spaces.1ive.com/blog/cns!DB433124DF3A1EF4!326.entry,2009.3.14.
6
Devison Yang.《罗兰·巴特》,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4777&PostID=233709.
7
卡勒.《巴尔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
李幼蒸.《译者前言》,载巴特.《符号学历险》,第15页.
9
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11-20.
10
[法]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页.
共引文献
138
1
周翔,李烨.
“民心相通”话语的多维建构——以我国媒体“一带一路”视频解读为例[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2):88-103.
被引量:1
2
杨梅.
中国地方对外经济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思路[J]
.社会科学家,2023(1):108-114.
3
匡骁.
霍华德·贝克社会学视域下的艺术体制理论[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3,26(1):168-181.
4
余构雄.
微观权力视角下的都市水上夜游游船空间生产[J]
.理论观察,2022(11):83-89.
被引量:1
5
刘立华.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话语互动视角[J]
.话语研究论丛,2023(2):14-27.
6
李恩达.
网络明星粉丝话语影响社会议题的路径探究[J]
.海河传媒,2020(6):30-35.
7
高薪.
夏皮罗的艺术符号学——在文艺研究符号学范式变革的语境下[J]
.文艺理论研究,2015(2):180-188.
被引量:5
8
殷曼楟.
"天才"艺术家的形成及其"去魅"——有关艺术家概念的体制性解读[J]
.艺术百家,2004,20(6):72-76.
9
殷曼楟.
艺术体制论与纯美学的去魅[J]
.江汉论坛,2005(11):111-115.
被引量:4
10
周计武.
艺术的终结——阿瑟·丹托的诊断[J]
.学习与探索,2006(3):126-129.
被引量:13
1
林旭.
浅析当代中国油画的存在价值[J]
.美术教育研究,2011(12):44-44.
被引量:1
2
杨祥民.
古今之辩:“终结论”的终结[J]
.明日风尚,2014,0(20):96-97.
3
闫爱华.
数字时代的表征危机——“摄影终结论”的理论症候[J]
.美育学刊,2015,6(5):68-75.
被引量:3
4
陆庆龙.
现实主义绘画终结论之商榷[J]
.美术大观,2006(9):66-67.
被引量:2
5
韩雷.
后现代艺术研究的焦虑与突围——兼评《什么是好艺术——后现代美学基本原理》[J]
.美育学刊,2015,6(2):80-85.
6
王玉北,韦尔乔.
西方哲理漫画[J]
.语文新圃,2004,0(7):49-49.
7
近百年来中国画探索发展的回顾和反思(一)[J]
.明日风尚,2014,0(18):94-94.
8
邵鲁.
听不完的历史(四) 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下)[J]
.音乐爱好者,2011(5):57-65.
9
李祥林.
觉醒·反思·背叛·创造──论新时期川剧创作的艺术特色[J]
.民族艺术研究,1999,12(2):48-53.
10
李跃亮.
形式主义对艺术设计美的贡献[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6):108-110.
文教资料
2016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