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明清小说中超验性恶报情节的基本模式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清小说中的恶有恶报情节有两大类型:经验性恶报和超验性恶报。所谓经验性恶报也即由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而造成的恶报,而超验性恶报则是由超自然力量(鬼神力量等)而造成的恶报。如果将其提升至正义层面且以笔者的话来表述,那么,前者大多彰显了经验性的完全艺术正义,而后者则大多彰显了超验性的完全艺术正义,也即借助宗教正义而实现的完全艺术正义。本文主要讨论明清小说中冤魂报冤、冤魂诉冤、神罚和神启这四种超验性恶报的基本模式及其子模式,兼及这些基本模式中的角色要素和情节要素。
作者 王云
出处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63,共11页 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基金 上海市高原学科建设项目"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理论"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6

  • 1王云.试论补偿说[J].戏剧艺术,2005(6):49-58. 被引量:1
  • 22005年3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 3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页.
  • 4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 5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67-81页.
  • 6杨庆望.《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 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95页.
  • 8.《论语·子路》[M].,..
  • 9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3至44页.
  • 10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光绪三十年(1904)..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