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志愿服务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前,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春时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体系已逐渐丰富,志愿者在服务社会、弘扬青春正能量、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能动力方面带有明显的时代及地域特征。志愿服务具有的团结、奉献、互助等正能量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志愿服务领域的衍生和拓展,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夯实民族团结生命线是志愿服务最重要的核心之一。
作者
王晓辉
机构地区
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出处
《红旗文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志愿服务体系
民族交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交流
社会综合治理
服务社会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3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53
1
吕鑫.
从慈善事业到第三次分配:理论解析、实践现状与规范重构[J]
.社会保障评论,2022,6(5):102-118.
被引量:14
2
李玉雄,韦承艳.
以少数民族节庆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龙胜各族自治县节庆文化的调查[J]
.民族教育研究,2023(1):39-46.
被引量:13
3
王春林.
青年志愿者互动现象解析:以“二人互动论”为分析框架[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1):167-185.
被引量:1
4
白月娇,崔晓琰.
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S3):18-20.
被引量:12
5
刘祖云.
论社会学中的群体范畴[J]
.社会学研究,1986(3):96-103.
被引量:3
6
厉以宁.
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8(5):3-13.
被引量:71
7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474
8
邓希泉,曹凯.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调研报告[J]
.中国青年研究,2004(9):58-71.
被引量:33
9
周晓虹.
学术传统的延续与断裂——以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为例[J]
.社会科学,2004(12):62-69.
被引量:19
10
贾英健.
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1):10-16.
被引量:193
引证文献
13
1
李丽萍.
关于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着力点的思考[J]
.知识窗(教师版),2022(8):39-41.
2
王春林.
青年志愿者互动现象解析:以“二人互动论”为分析框架[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1):167-185.
被引量:1
3
刘利.
四川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4):49-55.
被引量:3
4
刘利.
新形势下四川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研究[J]
.青藏高原论坛,2018,6(1):15-21.
被引量:1
5
彭弥,郑娅.
校园文化视域下民族院校志愿服务品牌创建问题探讨[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8):21-25.
被引量:1
6
福建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课题组,幸迪,潘纪晓,张璇,余江滨,许莹,储德平.
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启示--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0,35(2):78-88.
被引量:2
7
李少星,颜培霞,王金岩.
跨区域第三次分配:战略价值、演进趋势与新时代推进重点[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106-117.
被引量:1
8
梅明杨,宋裕飞,蒋馨岚.
从“有志”到“有为”:Z世代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群体镜像——基于11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深度访谈[J]
.青少年学刊,2024(1):21-29.
9
刘毅,杨赦坤.
志愿服务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探析——基于青海格尔木田野考察[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4(3):103-108.
10
王春林,王晶.
志愿服务何以赋能乡村振兴:基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社会化困境考察[J]
.中国乡村振兴学,2024(1):206-22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罗彩娟.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3):22-26.
被引量:25
2
刘利.
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研究[J]
.满族研究,2020(1):1-8.
被引量:2
3
赖俐诺.
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路径探索——以三明学院为例[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2):16-18.
被引量:1
4
左莉.
高校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育人成效及提升研究--以乐山市旅游咨询点志愿服务团队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6(7):135-140.
被引量:1
5
肖苓.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胜任力提升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2):51-55.
被引量:3
6
王朋岗,张猛.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
.西北人口,2022,43(4):32-41.
被引量:5
7
田维扬.
黔湘桂边区旅游发展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24,29(2):128-134.
8
甄彩煊,冯丹娃.
从CNKI收录文献看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热点与趋势(1992—2022)——基于CiteSpace的对比计量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24(10):127-130.
9
王春林,王晶.
志愿服务何以赋能乡村振兴:基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社会化困境考察[J]
.中国乡村振兴学,2024(1):206-222.
10
李少星,沈中健.
地方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路径与推进重点[J]
.理论学刊,2024(5):142-150.
1
刘晓锟.
举旗帜 亮身份 树形象[J]
.当代江西,2016,0(10):13-13.
2
全面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建设[J]
.今日浙江,2016,0(16):6-6.
3
崔吉磊.
我国应急管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
.资治文摘,2015,0(10):38-38.
4
郑碧强.
农村离退休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及长效机制的构建[J]
.中国民政,2009(11):34-35.
5
乔孟涛.
构建以“学雷锋常态化”为特征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研究[J]
.青春岁月,2013,0(6):243-243.
6
周锦章.
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J]
.求是,2009(8):51-52.
被引量:7
7
高娟.
构建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初探[J]
.行政与法,2007(12):101-103.
被引量:2
8
佘怀楚.
让社工和志愿者在社区联动[J]
.中国社会工作,2009(9):1-1.
9
韩雪梅,刘艳英,唐凯.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发展研究[J]
.北京青年研究,2016,25(1):78-85.
被引量:4
10
鄢勇兵.
志愿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9(10):19-20.
被引量:4
红旗文稿
201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