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的政局扑朔迷离,作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学生群体不仅广泛地分布于国民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中,有的还参加了国民代表大会和政府。在国民党"六大"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中,在中共"七大"的中央委员和七届一中全会的政治局委员中,在民盟的中央常委中,在制宪主席团和行宪主席团中,具有留学背景的人员都占其总数的一半以上。1946年5月—1948年5月间,国民政府正、副主席及五院院长均由留学生担任;在1946年5月以后的政府部长中,具有留学背景的占总人数的63%以上。可见留学生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与威望。战后的留学生们大致分属于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三种不同的社会政治集团之中,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分析战后社团党派和国大国府中留学背景人员的构成,有助于理解战后上层社会结构的变化,认识留学生群体在国家、社会发展非常时刻的表现和作用,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当时的中国。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24,共12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周棉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留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编号11&ZD101)之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