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演变及其影响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多所高校中出现文学系。虽然在正规化、专业化方面,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与国统区高校中文系差距不小,但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在对于新文学地位的确立与重视方面,远非同时期的其他高校中文系可比。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基本确立了新中国大学中文系主干课格局,对于文艺学学科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影响深远。
作者
彭民权
机构地区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79,共9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设置及其影响研究"(12CZW003)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文学系
鲁艺
华北联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杨剑龙.
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1):72-78.
被引量:2
2
陆地.
七十回首话当年[J]
.新文学史料,1989(4):28-41.
被引量:10
3
彭民权.
在意识形态与审美之间——周扬对三本全国统编文学理论教材的影响[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84-87.
被引量:3
4
陈立峰.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之发轫[J]
.人文杂志,2010(3):92-98.
被引量:4
5
彭民权.
话语重建:20世纪60年代初的文学理论——从周扬关于《文学概论》的讲话说起[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1):54-5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贺昌盛.
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J]
.学术月刊,2007,39(7):113-119.
被引量:5
2
黄修己.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朝鲜文译本序[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2):226-228.
被引量:1
3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M].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4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第5、49、59、71-7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5
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95,201页.
6
《一致的要求和期望》[J].文艺报,1949,1.
7
[8](苏联)季靡菲耶夫.文学原理(第一部)[M].查良铮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
8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光明日报》,2000年8月11日.
9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10
《王瑶全集》(第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4页.
共引文献
15
1
秦林芳.
论鲁艺文学系教员作家群题材观的转变[J]
.南方文坛,2024(4):99-107.
2
张均.
1950至70年代文学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J]
.扬子江(评论),2010(3):19-24.
被引量:4
3
王培元.
鲁艺在1942年[J]
.长城,2001,0(1):22-50.
被引量:1
4
金钱伟.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论争浅析[J]
.陇东学院学报,2010,21(3):56-59.
5
周雨华.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Ⅰ类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5):78-80.
被引量:1
6
贾振勇.
文学史的限度、挑战与理想--兼论作为学术增长点的“民国文学史”[J]
.文史哲,2015(1):35-47.
被引量:11
7
周思辉.
卞之琳延安之行去与离的隐微因缘[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2):58-63.
被引量:1
8
贺群英.
从新月派的文学史评述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中国新文学史稿》之异同[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12):155-158.
9
任雪梅.
重读陆地写于东北解放初期的短篇小说《叶红》[J]
.长江丛刊,2017(35):1-2.
10
汤巧巧.
“民国文学”或者“民国机制”——民国话语空间推进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探讨[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2):10-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高扬文.
我在清凉山上的新闻工作[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83(6):1-11.
被引量:3
2
孙国林.
革命妇女干部的摇篮——延安中国女子大学[J]
.党史文汇,2007(3):34-36.
被引量:3
3
兰洋.
博古的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探析[J]
.军事记者,2017,0(8):63-64.
被引量:1
4
涂凌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三种知识类型及其融合[J]
.现代出版,2019(3):15-18.
被引量:8
5
胡绩伟.
办一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回忆延安《边区群众报》[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85(1):1-23.
被引量:6
6
焦彦平,栗洪武.
延安时期在职干部教育:制度·特征·意义[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20(5):152-157.
被引量:2
7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10):26-28.
被引量:26
8
张沛.
清涼山杂憶[J]
.新闻战线,1961(1):14-17.
被引量:2
9
王涛.
延安时期怎样应对“本领恐慌”[J]
.新湘评论,2019,0(4):36-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刘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教育的实践路径[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2):49-56.
1
难为学生的教授[J]
.健康伴侣,2011(9):54-54.
2
李荣国.
我与莫言的那次聚会[J]
.军事记者,2013(12):59-59.
3
梁向阳.
应当慎称“延安时期文学”为“延安文学”[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95-95.
被引量:1
4
文艺学学科[J]
.文学评论,2005(2).
5
何况.
我从这里迈出文学第一步[J]
.厦门文学,2010(8):57-59.
6
2“老头子”意思原来是这样[J]
.晚晴,2017,0(1):64-64.
7
肖春辉.
古人书屋妙联[J]
.人才资源开发,2011(1):21-21.
8
于继增.
废名与周氏兄弟的恩恩怨怨[J]
.文史博览,2009(3):46-47.
9
李丽平.
论少数族裔文学发展的局限性[J]
.才智,2011,0(30):180-180.
10
冉红音.
鲁迅小说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研究综述[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0(2):87-9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