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被引量:2

Textural Patterns in the Instrumental Parts of Dolan Maqam:Their regulations and formative caus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刀郎木卡姆的乐器音响是衍生于歌唱曲调的。刀郎木卡姆表演中,四类乐器围绕歌唱旋律按照一定套路编织各自的伴奏声响,使各发音体在音高线条、节奏组合上错综复杂、阡陌交错,最终汇成一张网状的立体音响。刀郎木卡姆能够形成较为固定的音响形式流传至今,其技巧被一代代艺人传承下来。乐器的伴奏并不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音乐进程遵循着一定的演奏模式与程式进行的,也即每件刀郎乐器都有自身的基本演奏套路,这些套路作为一种普遍规律被行内人所遵循,也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技艺形式得以传承与传播。 The sounding events of the instrumental parts of Dolan Maqam are generated from the vocal tune. In performance,the four musical instrument respectively play their own accompaniment according to a certain regulation around the vocal tune and result a stereo sonic web in various pitches and rhythmic patterns. The paper analyzes their accompanying patterns along the music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formative reasons of these common and relatively stable patterns.
作者 杨银波 韩进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56-66,共11页 Journal of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金 2015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刀郎木卡姆伴奏技术研究"(2015A020210001)
关键词 刀郎乐器 伴奏模式 支声复调 固定音型 Dolan Maqam Heterophony Fixed musical fig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6

  • 1《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课题组.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 2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民族乐器改良文集[M].音乐出版社,1962.
  • 3马成翔.《刀郎木卡姆》所用乐器和乐队规模,载《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 4樊祖荫.《刀郎木卡姆》多声形态研究,载《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 5《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课题组编著的《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
  • 6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民族乐器改良文集》,音乐出版社,1962年.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