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几种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种:生涯规划选择理论、生涯规划发展理论、生涯规划决策理论,对其主要内容、发展趋势、适用范畴等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对比,从而探讨各种理论的不足和优点,并提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整合应用的假设,优化生涯规划的指导理论,为实践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作者
马舒宁
李莉
机构地区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7年第4期4-8,共5页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基金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多元人格测试对职业选择的比较研究"(编号:WM2016_011)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理论比较
应用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1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25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5
1
孔春梅,杜建伟.
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3):5-9.
被引量:40
2
王卓.
论世界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走向[J]
.教育科学,2000(2):59-61.
被引量:16
3
李建设,沈阅.
职业生涯理论的演进与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6(3):204-205.
被引量:10
4
牟海萍.
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历史嬗变[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4):69-71.
被引量:54
5
王晨怡.
大学生生涯发展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与策略——《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述评[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5(1):68-73.
被引量:2
6
裴芳芳,李东花.
霍兰德职业选择理论述评[J]
.职业技术,2012(2):93-93.
被引量:8
7
李瑞星,郑金伟.
职业生涯理论综述及对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的启示[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8):54-60.
被引量:10
8
肖传亮,丁雯.
知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功能的实现及其路径整合探索[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37-141.
被引量:4
9
郑志民,谢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整合模式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2):96-97.
被引量:1
10
龙立荣,李晔.
职业辅导思想的历史嬗变——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0(6):136-140.
被引量:80
二级参考文献
81
1
唐军.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MBTI类型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2(S1):48-52.
被引量:19
2
孔春梅,杜建伟.
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3):5-9.
被引量:40
3
宋斌,闵军.
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
.求实,2009(S1):194-195.
被引量:30
4
王垒,沈伟.
斯特朗-坎贝尔兴趣量表(SCI)的综合介绍[J]
.心理科学进展,1997,7(2):29-34.
被引量:4
5
白利刚,凌文辁,方俐洛.
霍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构想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Ⅰ):量表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
.心理学报,1996,28(1):64-69.
被引量:23
6
方俐洛,白利刚,凌文辁.
HOLLAND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建构[J]
.心理学报,1996,28(2):113-119.
被引量:69
7
白利刚,凌文辁,方俐洛.
霍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构想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Ⅱ):多特质多方法矩阵的LISREL模型比较检验[J]
.心理学报,1996,28(2):120-125.
被引量:7
8
龙立荣,彭平根,郑波.
自我职业选择测验(SDS)的试用报告[J]
.应用心理学,1996,2(1):44-51.
被引量:35
9
白利刚.
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的简介及评述[J]
.心理科学进展,1996,6(2):27-31.
被引量:69
10
龙立荣.
编制与评价职业兴趣测验中值得明确的几个问题[J]
.心理科学进展,1995,5(2):5-9.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25
1
和震,刘若涵.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形式研究——基于首批立项团队20份申报书[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6):5-11.
被引量:28
2
魏楠,李兴鹏,郭军平.
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2022(10):87-89.
3
张瑜.
生涯咨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9,0(4):87-97.
4
李正东,李家成.
职业兴趣获得对工作压力的缓解效应与干预机制[J]
.当代青年研究,2022(4):43-54.
被引量:6
5
刘云飞,庞阳.
自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研究[J]
.就业与保障,2022(5):22-24.
6
崔鹏飞.
MBTI理论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9):12-13.
被引量:3
7
邓韬,张祖财,刘宝成,蒋娅敏.
基于铜仁学院管理模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2):184-185.
被引量:1
8
张俊琪,胡威.
于情还是于理?街头官僚人格特质与自由裁量权偏好[J]
.公共管理评论,2023,5(4):77-103.
被引量:4
9
严方颖.
现代企业内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J]
.上海轻工业,2020(4):34-37.
10
刘智英.
关于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思考[J]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9(S1):122-12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8
1
谭绍华,黄鑫,李同同,张敬.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价值向度、经验借鉴和路径建构[J]
.教育科学论坛,2021(27):9-14.
被引量:12
2
刘文超,康家树,左嘉琳.
系统科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J]
.成功,2009(8):90-90.
被引量:2
3
王蕊.
基于SWOT分析的职业生涯规划[J]
.消费导刊,2009,0(9):252-252.
被引量:6
4
吴志功,乔志宏.
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6):52-55.
被引量:99
5
吴文刚,周光礼.
模仿与创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百年回顾[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0):46-51.
被引量:10
6
张国有.
就学就业趋向与研究生教育发展[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20-22.
被引量:7
7
赵光武.
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5):95-96.
被引量:8
8
吴明霞,张大均,汤万文.
两种世界观影响下的生涯咨询评估[J]
.心理科学,2005,28(3):652-653.
被引量:5
9
宁虹,胡萨.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J]
.教育研究,2006,27(5):10-14.
被引量:80
10
赵冬芝,施俊琦.
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人才资源开发,2006(12):46-48.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7
1
张瑜.
生涯咨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9,0(4):87-97.
2
蒋秀英.
基层电大学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价值与实施策略[J]
.科学咨询,2018,0(36):12-12.
被引量:1
3
钟曼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效性研究[J]
.学理论,2019,0(12):149-151.
被引量:3
4
赵富才,康宁.
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确立的联动机制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21-128.
被引量:3
5
王超.
后现代视角下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初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7):59-61.
6
张先庚,张文,刘林峰,王红艳,梁小利,沈军,张泽菊.
高职院校护理“双师型”教师分层培养方案的构建[J]
.中华护理教育,2023,20(2):133-139.
被引量:5
7
李丹.
教师培训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困境与策略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24(1):23-2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唐文奕.
基于国家开放大学背景下基层电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0,0(6):142-143.
2
汪恭敬,方文利,俞念胜,刘昉.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0):47-49.
被引量:8
3
虞萍.
以实践为导向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以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2020(25):33-34.
4
张理航.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视域下大学生职业规划路径探索[J]
.科学咨询,2020(49):107-107.
5
杜红梅.
探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辅导[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0):59-60.
被引量:2
6
姜竹茂,刘君,赵玉平.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位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2(4):104-107.
7
邓美玲,罗小连,罗海琼,陈庆锋.
“人工智能+X”背景下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22,31(8):8-13.
被引量:2
8
吴一帆,应佳盈,项智辉,冯刚,颜瑞健.
基于CBL的“双师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3):175-178.
被引量:2
9
王红艳,张文,刘林峰,梁小利,刘琴.
护理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构建研究[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4,7(1):1-4.
10
苗宇宽,王静,王晖,胡宇.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老年护理学教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24,15(1):40-43.
被引量:1
1
陆永见.
教学生活化 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实效[J]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1(5):28-28.
被引量:1
2
杨玲.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初探[J]
.当代教育科学,2011(6).
3
徐江,张斌利,张素英.
“自主学习”应当被证伪[J]
.人民教育,2013(10):38-41.
被引量:2
4
王宽明.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
.基础教育,2016,13(1):33-40.
被引量:10
5
朱立英.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发展[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4,24(5):13-14.
6
董越.
“童心”对童心真心待真情[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0(4):252-252.
7
陆明,王健,刘刚,陈洁,李志超,张国政.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5):546-547.
被引量:18
8
周莹,陈吉利.
认知负荷理论在E-learning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8):14-16.
9
林洪.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3):32-34.
10
朱云.
迈出职教改革发展的新步伐——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薛耀瑄访谈录[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6):60-63.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