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比较了不同提取剂和萃取剂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在乙腈、水的比例为20∶80的乙腈水中提取效率最高;在不同萃取剂中,正己烷的提取效率最佳,固态样品的回收率达到90.2%,而液态样品的回收率达到96.7%。
作者
石声鑫
倪晓琳
郑晓冰
佘晓麒
机构地区
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出处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3X期146-146,共1页
China Food Safety Magazine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米酵菌酸
提取剂
萃取剂
分类号
O657.72 [理学—分析化学]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1
1
李红艳,金燕飞,黄海智,翁晨辉,胡玉霞.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结合固相萃取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J]
.食品科学,2016,37(24):247-251.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静,刘秀梅.
糖对椰酵假单胞菌产毒性能的影响研究[J]
.卫生研究,1996,25(4):237-238.
被引量:13
2
丁玉玲,马麦生,楚海荣,田凤丽.
米酵菌酸抑制细胞衰老凋亡作用的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4(1):4-7.
被引量:4
3
郭学荣,李振营,程海鹰,马艺列,李欣,盖连磊.
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尸检3例[J]
.法医学杂志,2011,27(1):75-76.
被引量:12
4
魏桂兰,许成栋,赵松华,张莹,陈瑛.
对贵州发酵米粉与新玉米中椰毒伯克氏菌的调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20(1):35-38.
被引量:4
5
苏肯明,梁达清.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银耳中的米酵菌酸[J]
.广东化工,2014,41(16):168-169.
被引量:16
6
刘秀梅,杜春明,王玉华,俞世荣,余东敏,孟昭赫.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自然环境中的污染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1991,7(4):155-157.
被引量:14
7
LiuXiu-mei.
An Overview on Bongkrekic Acid Food Poisoning[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1,14(1):152-153.
被引量:2
8
刘莹,金立鹏,王尊哲.
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25(2):153-155.
被引量:19
9
周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银耳中米酵菌酸[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22):123-126.
被引量:29
10
赵乃昕.
米酵菌酸与毒黄素的中毒与解毒[J]
.潍坊医学院学报,1992,14(1):69-7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39
1
张洁,王谢,马青青,张欣烨,苏永恒,张榕杰.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木耳中米酵菌酸[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1,32(7):496-499.
被引量:4
2
刘小奇,刘世君.
CST在大柳塔煤矿主井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2000,26(5):13-14.
3
周霞,陈万勤,傅红雪,徐潇颖,罗金文.
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含量[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159-160.
被引量:23
4
侯佰立.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J]
.现代食品,2019,4(9):169-172.
被引量:16
5
曾雪芳,刘嘉飞,王立亚,齐春艳,叶靖怡,梁旭霞,雷毅.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米粉和河粉中的米酵菌酸[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3):4074-4079.
被引量:23
6
林广沅,柏文良,李芸.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米酵菌酸[J]
.广东化工,2019,46(19):177-178.
被引量:5
7
曾令浩,李思颖,李文倩,李柏衡,岑建斌,区硕俊.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银耳中的米酵菌酸[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9):6538-6541.
被引量:10
8
徐小民,陈苘,黄百芬,韩见龙.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源性中毒患者血浆中米酵菌酸[J]
.预防医学,2019,31(12):1205-1209.
被引量:13
9
任琳,秦忠雪,胡彬,邹晓莉,徐先顺,雍莉.
尿样中米酵菌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
.中国公共卫生,2020,36(3):439-440.
被引量:6
10
张秀尧,蔡欣欣,张晓艺,李瑞芬.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J]
.质谱学报,2020,41(3):268-277.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54
1
阎立荣.
线性组合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步测定代谢毒物中不同组分[J]
.环境卫生学杂志,1993(2):122-122.
被引量:2
2
吴洪娟,王尊哲,姜红心,李锋杰.
米酵菌酸中毒小鼠顶叶皮质超微结构观察[J]
.解剖科学进展,2005,11(2):136-137.
被引量:2
3
田凤丽,马麦生,钱震雯,楚海荣.
椰酵伯菌毒黄素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7,13(23):1822-1824.
被引量:14
4
焦振泉,曹玮,余东敏,刘秀梅,王晓英.
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16S~23S rRNA基因间区序列的比较研究[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3):197-203.
被引量:22
5
逯锁林.
急性臭米面中毒28例临床分析[J]
.临床荟萃,2010,25(3):252-252.
被引量:2
6
黄艳,黄建立,郑宝东.
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4):362-367.
被引量:61
7
宋兴田,吴洪娟,庄宝祥.
米酵菌酸中毒小鼠肝和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36-38.
被引量:16
8
郭学荣,李振营,程海鹰,马艺列,李欣,盖连磊.
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尸检3例[J]
.法医学杂志,2011,27(1):75-76.
被引量:12
9
赵乃昕,马麦生.
毒黄素与米酵菌酸中毒的解毒研究[J]
.潍坊医学院学报,1990,12(3):1-3.
被引量:9
10
刘志涛,万蓉,胡太芬,吕韬,牟建春,普毅.
一起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3,29(5):582-58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6
1
黄媛.
米酵菌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20,47(6):136-137.
被引量:6
2
卢宇剑,刘华良.
米酵菌酸的相关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8):3273-3280.
被引量:7
3
赖建辉,蔡志斌,李惠卿,刘金明,孙金影,韦慧慰.
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中的米酵菌酸[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0):1175-1177.
被引量:2
4
罗兰,秦威振,王甫,任燕,林启辉.
超声辅助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米粉、河粉中的米酵菌酸[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5):6062-6067.
被引量:9
5
周鹏,王朝霞,崔晓娇,周探春,胡宇格,徐天琪,吴佳佳.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毒黄素、路霉素和热诚菌素[J]
.食品科技,2021,46(8):325-329.
被引量:2
6
董宪兵,赵博,周纯洁,候美玲,吴彦蕾.
食品中米酵菌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2021,36(12):167-17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陈慧矫,林诗琦,苏碧玲,黄盈煜,谢维平.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的米酵菌酸[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3,29(5):71-74.
2
温海滨.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的米酵菌酸[J]
.现代食品,2020(12):166-169.
被引量:13
3
康翠欣,毛燕妮,何艳,朱静璇,周原,杨永.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淀粉及其制品中米酵菌酸的含量[J]
.食品科技,2021,46(3):308-312.
被引量:7
4
张伟,冯光伟,赵东阳,张榕杰.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食物中毒样品中的毒黄素[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5):1811-1813.
被引量:6
5
周博,李惠玲,马婧,董芳,于燕.
血浆中米酵菌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法[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2,40(3):219-221.
被引量:3
6
余曼,赵伟,潘迎捷,赵勇,刘海泉.
食品中细菌耐热性毒素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2022,22(6):358-368.
被引量:1
7
于浩洋,冯静,李颜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米粉中米酵菌酸[J]
.化学分析计量,2022,31(9):12-15.
被引量:11
8
汪辉,邓楠,崔晓娇,陈先桂,王璐,袁圆,陈高超,周策睿.
酵米面和银耳及其制品中毒黄素和热诚菌素的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稳定性比较[J]
.现代食品科技,2022,38(9):345-354.
被引量:1
9
刘鹏,张雯,欧杰,李柏林.
植物乳杆菌对米酵菌酸的吸附特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2):299-306.
被引量:3
10
蔡洁,罗琳,刘栩晔,姚庆伟,周伟乾,黄奕佳.
食品中米酵菌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导刊,2023(10):156-159.
被引量:1
1
严赞开.
仙人掌叶绿素的提取工艺[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3):76-77.
被引量:7
2
刘齐,杜萍,王飞生,李鸿飞,杨芳.
超声波法提取板栗壳多糖的工艺条件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3):221-224.
被引量:10
3
张鑫,顾欣,陈美莲,张文刚,严凤.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乳品行业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6):12-13.
被引量:2
4
熊贤平,李炜炤,朱娅媛,张志永,蔡伟源,刘秀娟.
高酸度饮料用苹果醋补料发酵工艺研究[J]
.饮料工业,2017,20(2):37-41.
被引量:2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 第03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