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涤荡着社会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和人们的心理,也撞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青年价值观。近几年来,如何认识青年价值观的变化,这既成了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了一个理论问题。 一、青年价值观变革的类型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青年价值观呈现多元的趋势,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类型: 1、奉献型:持这种价值观的青年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上,能够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确定个人价值目标的根本原则和衡量个人价值的基本尺度,因而能较为自觉地把个人价值溶入社会价值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贡献。他们在道德品质方面所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代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青年价值观的主流或基本方面。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及新型企业家,都持有这种正确的价值观。 2、双向型:选择这种价值观的青年,既愿为社会,为集体和他人做贡献,又要求从对方那里索取相应的报酬。一位青年学生曾说,“我既要贡献,又要索取;既不占便宜,也不吃亏;我就心安理得地做这样一个人。”这种观点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每个人都持这种思想去行事,那么社会就无法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