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甘草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不仅开辟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还对方剂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仲景所用方剂选药精当,组方严谨,疗效可靠。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甘草的使用规律进行探讨,挖掘甘草在各方剂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正确运用甘草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
张毅
王萌
李金田
机构地区
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医研究》
2017年第3期10-12,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甘草/治疗应用
规律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3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3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1
高静芳.
浅谈甘草的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63-64.
被引量:15
2
王惠敏.
甘草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184-185.
被引量:40
3
李楠.
甘草泻心汤合赤小豆当归散治疗白塞病的机理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9):801-802.
被引量:11
4
冉青珍,路洁,路喜善,路志正(指导).
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狐惑病经验总结[J]
.国医论坛,2013,28(1):11-12.
被引量:9
5
单进军,邹葭霜,徐建亚,俞晶华,狄留庆,汪受传.
桔梗汤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9):304-306.
被引量:26
6
熊永爱,黄勤挽,杨明.
四逆汤及其拆方心脏毒性研究[J]
.中医杂志,2013,54(23):2035-2038.
被引量:4
7
张广平,朱晓光,孟贺,张思玉,杨海润,叶祖光.
四逆汤组方配伍减毒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8):29-31.
被引量:10
8
谢凌鹏,袁立霞,周楚莹,杨满妹,韦玉婷,郑玉珊.
桂枝甘草配伍治疗心律失常浅析[J]
.江苏中医药,2015,47(4):57-58.
被引量:17
9
郭珊珊,王谦,白立川,郭政东.
芍药-甘草配伍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4,45(10):1481-1485.
被引量:36
10
王文萍,王垂杰,谷松,曹琦琛,吕玉萍,高晶晶,王淑静.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3):382-387.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123
1
王宇光,杨明会,马增春,梁乾德,谭洪玲,肖成荣,高月.
18β-甘草酸和18α-甘草酸对大鼠原代肝细胞CYP3A酶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3):307-311.
被引量:37
2
王胜林,董耀荣.
附子水煎液对心梗后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243-245.
被引量:6
3
冯彬彬,张建海,徐晓玉,祝慧凤,陈红.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9,40(S1):77-79.
被引量:8
4
宫曙光,戴新民,卞如濂,夏强,陆源,沈岳良.
桂甘流浸膏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J]
.解放军药学学报,1998,14(1):24-26.
被引量:8
5
贺丰,罗佳波,陈飞龙,余林中.
GC-MS法研究麻黄汤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人体内过程[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5):336-338.
被引量:26
6
李茯梅,曹清平,卢新华.
仲景“桔梗汤”的药理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3):46-47.
被引量:5
7
裴妙荣,闫润红,廖晖,杨文珍,王世民.
四逆汤配伍作用的化学及药效学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3):10-13.
被引量:29
8
贺玉琢.
半夏泻心汤对自身免疫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有效成分[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86-186.
被引量:4
9
储钟禄,姜云飞,王智慧,宋春桥,徐志平.
黄连素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抑制作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9,10(4):323-327.
被引量:17
10
朱全红,陈飞龙,白霜,罗佳波.
GC-MS法测定尿液中麻黄汤代谢产物麻黄类生物碱的浓度[J]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9):1030-1034.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30
1
赵翠云,李杰,吴童,刘丽婷,于子洋,黄明明.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
.中国药师,2020,23(3):535-539.
被引量:6
2
云冰,张贻新,祁永校.
炙甘草汤加减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J]
.四川中医,2022,40(7):81-84.
被引量:2
3
刘萍.
《伤寒论》芍药-甘草药对量效关系探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3):67-69.
被引量:7
4
张涵灵,吕文亮.
浅析中药代茶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中的用药规律[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5):45-49.
被引量:4
5
陈惠根,魏效峰,陶敏慧,张勇,曾文革.
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3):28-30.
被引量:1
6
陈文婷,丛琳,蔡际群.
蜈蚣等复方中药对遗传性震颤大鼠癫痫小发作的作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139-141.
被引量:3
7
樊天宇,王跃飞,过科家,文红梅.
内蒙古产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1):44-46.
被引量:9
8
顾喜明,郭吕.
我国中医药胃肠动力基础实验方法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60-61.
被引量:6
9
林少斌,林振群.
四君子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IL-8的影响[J]
.华夏医学,2007,20(2):205-206.
被引量:9
10
陈文莉,郭良集,张亚妮,凌昌全.
柴枳朴槟汤原方及拆方对大鼠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3):168-17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2
1
李敬华,尹爱宁,崔蒙,何前锋.
中医方剂“基本方”理论及“方剂树形分析工具”的开发设计[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0):89-91.
被引量:6
2
王力川.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036-2037.
被引量:62
3
张玉梅,赵娜娜.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研究及药理作用[J]
.吉林中医药,2010,30(5):439-441.
被引量:55
4
张改平,朱华泽,杨建雄.
甘草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
.生物加工过程,2010,8(3):53-57.
被引量:19
5
陈学艳,王艳,李晶,毕月玲.
12种中药的水及乙醇提取液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比较[J]
.天津中医药,2010,27(5):426-427.
被引量:14
6
梁健钦,熊万娜,罗远,王珊珊.
夏枯草提取物对大鼠自发性高血压降血压作用研究[J]
.中药材,2011,34(1):99-100.
被引量:40
7
李敬华,崔蒙,宋春鑫,温先荣,李鸿涛,李园白,奚怀平,杨阳,贾李蓉,刘丽红,董燕.
中草药复方治疗艾滋病的配伍分析与计算[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5):432-435.
被引量:1
8
李宇铭,姜良铎.
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之意[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7):1578-1580.
被引量:8
9
郑世存,李晓宇,欧阳兵,孙蓉.
芍药苷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
.中国药物警戒,2012,9(2):100-103.
被引量:193
10
郑丰杰.
《伤寒论》阳虚阳郁证辨治规律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982-98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3
1
张秋妍,关萍,陈新茹,屈长青.
五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热应激下秀丽隐杆线虫运动能力的影响[J]
.皖西学院学报,2020,36(2):66-70.
被引量:1
2
林杰,林丽萍,江小奇,吴强.
《伤寒杂病论》辨治腹痛用药规律[J]
.河南中医,2021,41(1):9-11.
被引量:5
3
刘欣源,邢雁辉,于琦,王映辉,张君冬,田野,王一萌,黄燕,李敬华.
基于方剂树形分析算法对《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44(11):1292-1297.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钟华文,罗立媛.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21):108-111.
被引量:2
2
宣铭杨,柳红良.
基于《伤寒杂病论》重用芍药方证规律探讨“抑木”法在论治脾胃病中的运用[J]
.环球中医药,2022,15(3):435-437.
被引量:1
3
郭静,鞠宝兆,刘明阳.
从芍药的“去”与“留”谈其在经方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5):796-798.
被引量:6
4
邱静芸,欧翔,钟玮,雷小文,邱清华,欧阳克蕙,林绵芳,钟云平,李昌坤,廖月明,陈荣强.
凉茶渣和蚯蚓液对湿热条件下肉牛生产性能、行为和血清指标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2023,50(7):2718-2728.
5
陈景海,高惠敏,黄华花.
基于数据挖掘的《金匮要略》妇人病用药规律分析[J]
.光明中医,2023,38(15):2869-2872.
6
李清梅,李绅绅,江水玉,覃靖燊,张涛.
基于《中华医典》挖掘清代古籍治疗腹痛的用药规律[J]
.中医临床研究,2024,16(3):115-120.
1
陶嘉磊,张宏如.
鲜药在温病中应用浅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3):689-690.
被引量:12
2
王玉璧,王玉秀.
藿香正气宜用散[J]
.中国新医药,2004,3(7):103-103.
3
王智森,赵献超,陈翠改.
中西藏医学结合理论与实践[J]
.现代养生,2004(10):32-34.
4
布和巴特尔.
对《部颁标准(蒙药分册)》某些内容的商榷[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3,12(5):256-259.
被引量:4
5
王酩,李轲,张瑞.
《伤寒论》血热证与《温热论》营血分证对举发微[J]
.中医研究,2017,30(4):7-8.
6
范铁兵,宁秋萍,杨志旭,顾东黎,朱晓博,燕嫱.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0):221-226.
被引量:17
7
李海玉,胡艳敏.
刘完素诊治中风病的特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4):453-454.
被引量:9
8
张彤,何文婷,杨宇飞.
中医药治疗Ⅳ期结直肠癌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文献研究[J]
.中医杂志,2017,58(11):966-970.
被引量:29
9
谭珊珊.
演绎不老神话的“黄蓉”[J]
.科学养生,2017,0(6):6-7.
中医研究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