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麦——稻秸秆机械粉碎全量还田技术模式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直接有效处理并利用秸秆,笔者提出麦—稻秸秆机械粉碎全量还田技术模式,概述了该模式的意义及流程,分析了该模式的增产增效情况,总结了技术要点,提出了该模式的适宜区域与注意事项,以期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作者
张建群
姚传云
戚士胜
机构地区
安徽省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186-187,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淮南市2016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支持项目
关键词
麦—稻秸秆
机械粉碎
全量还田技术模式
意义
增效
技术要点
分类号
S233.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郭玉红,王珏,蒋福娟,王晓峰.
榆树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推广分析[J]
.时代农机,2015,42(10):12-12.
被引量:1
2
安胜.
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有关技术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9):31-32.
被引量:2
3
王晓磊,吴鹏升.
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6):48-49.
被引量:5
4
宋文学.
根茬机械粉碎还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机科技推广,2003(5):20-2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王平.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6):67-67.
被引量:5
2
何念祖,林咸永,林荣新,朱炳良,黄正来,李马裕,张悟民,王宗道.
面施和深施对秸秆中氮磷钾释放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5,26(7):40-42.
被引量:31
3
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施晨璐,孙振钧.
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8):169-173.
被引量:350
4
刘世平,聂新涛,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7):48-51.
被引量:126
5
张强,秦涛,张红艳,阮祥稳.
玉米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J]
.玉米科学,2006,14(2):168-169.
被引量:29
6
屈素斋,王艳华,徐亚萍,郑志国.
不同秸秆还田量的增产效益研究[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1):61-61.
被引量:5
7
王允青,郭熙盛.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3):607-610.
被引量:89
8
李逢雨,孙锡发,冯文强,秦鱼生,王昌全,涂仕华.
麦秆、油菜秆还田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2):374-380.
被引量:147
9
田朝光,马延和.
真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2010,26(10):1333-1339.
被引量:37
10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许征宇,鲁剑巍.
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6):3351-3360.
被引量:83
共引文献
5
1
刘少东,汪春,姜薇,刘丹.
松嫩平原盐碱地玉米秸秆腐解规律试验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11):20-25.
被引量:3
2
高志彪.
阜蒙县机械化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11):74-75.
被引量:7
3
王义军.
秸秆还田及肥料化利用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2018,0(22):69-69.
4
王晨平.
1GJH-350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机的设计[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4):23-24.
5
刘燕.
适合湖南地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现状——以安乡县为例[J]
.作物研究,2022,36(3):275-27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5
1
邵文军.
保护性耕作质量取决于技术模式及机具选择[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10(4):32-33.
被引量:1
2
孙磊,陶维华.
天然草场松土补播改良机械化作业技术及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18-318.
被引量:14
3
李永刚,包彩玲.
天然草场松土补播改良试验效果观察[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27(9):131-132.
被引量:2
4
宋银丽.
马克思利益理论视阈下的内蒙古生态利益保护[J]
.北方经济,2014(2):84-86.
被引量:1
5
江涛.
实施保护性耕作,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7):53-53.
被引量:2
6
孟祥文.
保护性耕作模式分析及机具的选择应用[J]
.农业机械,2015,0(1):141-145.
被引量:2
7
李俊.
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农业特点与机械化耕作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3):215-215.
被引量:3
8
杨峰,娄莹,刘沁林,范元芳,刘卫国,雍太文,王小春,杨文钰.
玉米行距配置对套作大豆生物量、根系伤流及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20):4056-4064.
被引量:15
9
高瑛,王娜,李向菲,王咏红.
农户生态友好型农田土壤管理技术采纳决策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1):38-47.
被引量:106
10
邓妍,王创云,赵丽,张丽光,郭虹霞,牛学谦,王陆军.
行距配置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光合性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1):15-20.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路战远,程玉臣,王玉芬,张向前,王建国,赵小庆,任永峰,张德健.
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J]
.北方农业学报,2019,47(3):46-5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向前,路战远,张德健,程玉臣,王玉芬,方静,史功赋,郑海春,王瑞,王建国.
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至损与培育研究[J]
.北方农业学报,2019,47(6):73-78.
被引量:3
2
孟凡杰,于晓芳,高聚林,赵益平.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制约瓶颈和突破路径[J]
.农业经济问题,2020,41(2):135-142.
被引量:41
3
马卫东.
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推广研究[J]
.河北农机,2021(11):7-8.
被引量:5
4
孙晓莹.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制约瓶颈和突破路径尝试[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2):165-166.
被引量:1
5
秦猛,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宋欢,翟玲侠.
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23,52(7):1-11.
被引量:9
6
张海强,李奥云,朱国平,尹书乐,杨志青,刘琪.
基于土壤修复的旱区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综述[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23(4):1-5.
7
任永峰,刘丹,张向前,路战远,程玉臣,张德健,何进,赵小庆,高艳华.
北方农牧交错区秸秆覆盖防风蚀技术创新与应用[J]
.北方农业学报,2024,52(2):97-106.
1
张桂梅.
玉米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探索[J]
.中国农业信息,2014,26(5S):83-83.
被引量:1
2
王洪兵.
浅谈秸秆还田现状及对策研究[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5):163-163.
被引量:5
3
王静静,毛筱晔,邬明伟,李东升,张鹏,王素霞,杜洪艳.
不同氮肥运筹下水稻秸秆腐解特征及对稻茬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7,29(6):54-57.
被引量:5
4
郭廷田.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J]
.乡村科技,2017,8(6):79-80.
被引量:1
5
陆兆红,杨桂琴.
稻秸秆全量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变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7(9):74-75.
被引量:2
6
刘廷辉,杨开俊,谢世刚,贾炜汉,唐瑶.
青稞新品种康青10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34(1):61-62.
被引量:11
7
崔月峰,卢铁钢,孙国才,栾和林.
优质粳稻新品种铁粳11应用前景探讨[J]
.农业科技通讯,2017(6):237-238.
8
范昭能,曾荣耀,杨航,何丽平,童小兰.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2):24-29.
被引量:15
9
习佳林,郭阳,张国光,蔡爽,怀颖,孙江.
旋转堆肥箱处理蔬菜废弃物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7(9):193-195.
10
陈晓荣.
矿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及方法[J]
.中国锰业,2017,35(2):120-122.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