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C_6棘突形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C_6棘突的形态选择颈后路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对100例颈椎病患者C_5、C_6和C_7棘突长度及其顶点连线所成角度(以180°角为基线,相对基线向后成角为正角,向前成角为负角)的测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C_5、C_6、C_7棘突顶点角度平均值0.56°。正角49例,其中6例C_6/C_7比值大于0.8;负角51例中39例(76.4%)C_6/C_7棘突长度的比值均大于等于0.8,其余12例C_6/C_7棘突长度的比值小于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_6/C_7平均值0.78,比值大于0.8的44例,比值小于等于0.8的5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no等关于尸体解剖和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C_6/C_7棘突长度比值大于0.8时,项韧带附着于C_6棘突上的比例高达95%。结论 C_5、C_6和C_7棘突顶点连线角度小于0°和/或者C_6/C_7棘突高度比值大于0.8时,需考虑保留或重建C_6棘突的肌肉韧带复合体。C_6棘突的形态决定其解剖作用,对颈后路手术方式有重要临床意义。
出处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461-463,共3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