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事实为根据”原则中“事实”的再认识
被引量:2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06-207,共2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二级参考文献4
-
1何家弘.让证据走下人造的神坛——试析证据概念的误区[J].法学研究,1999,21(5):100-109. 被引量:81
-
2任伊珊,田应朝.对“以事实为根据”的再认识[J].政法论坛,1999,17(1):74-81. 被引量:21
-
3罗纳德·德沃金,潘汉典.论规则的模式——略论法律规则与原则、政策的法律效力,批判实证主义[J].环球法律评论,1982,4(1):1-16. 被引量:15
-
4蔡彦敏.人民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若干问题思考[J].法学评论,1993,11(3):29-3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5
-
1黎嘉.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完善之我见[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17(S1):69-70.
-
2汤维建,卢正敏.2001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2(1):80-85. 被引量:3
-
3王凯石.论司法人员的刑法解释权[J].浙江学刊,2004(6):116-119. 被引量:6
-
4刘学在,张新宝.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J].法学研究,2002,24(1):143-149. 被引量:1
-
5何兵,潘剑锋.司法之根本:最后的审判抑或最好的审判?——对我国再审制度的再审视[J].比较法研究,2000,14(4):417-426. 被引量:35
-
6夏泽祥.宪法解释:一种拯救中国宪法权威性的方法——读范进学教授著《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J].法学论坛,2006,21(1):139-144. 被引量:5
-
7王松.民事裁判文书应繁简分流[J].法律适用,2006(12):58-60. 被引量:1
-
8张弘,张刚.中国现行的行政解释体制研究[J].学术探索,2007(2):15-23. 被引量:7
-
9徐建新,毛建青,吴翠丹.案件请示制度的问题与实践分析[J].法律适用,2007(8):7-11. 被引量:9
-
10姜孟亚.客观事实、案件事实与法律事实之辨析——法文化解释学的重新解读[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4):48-5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0
-
1章剑生.论行政行为说明理由[J].法学研究,1998,20(3):121-131. 被引量:73
-
2林喆.论私权保护和公共责任观念的建立[J].政治与法律,2001(6):13-17. 被引量:6
-
3夏正林.也论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与审判独立[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1):81-86. 被引量:11
-
4章剑生.作为协商性的行政听证——关于行政听证功能的另一种解读[J].浙江社会科学,2005(4):59-64. 被引量:10
-
5林荫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若干问题思考[J].法学,2007(2):26-32. 被引量:13
-
6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
7赵蓓蓓.让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N].人民日报,2005-04-22(16).
-
8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3..
-
9威廉·韦德.行政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365.
-
10陈光中.诉讼中的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N].检察日报,2000-07-13.
-
1廖永安.对民事审判中“以事实为根据”原则之检讨[J].河北法学,1999,17(5):23-26.
-
2邓辉辉.民事诉讼中“以事实为根据”原则的反思[J].当代法学,2001,15(8):56-57. 被引量:1
-
3李志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3(2):42-51. 被引量:4
-
4周农.对以事实为根据原则之再认识[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5):36-40.
-
5李丽峰.论“以事实为根据”原则[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3):123-125. 被引量:1
-
6袁红冰.质疑不可质疑者——对“以事实为根据”原则的否定性讨论[J].政法论坛,2004,22(4):116-122. 被引量:1
-
7袁红冰.质疑不可质疑者——对“以事实为根据”原则的否定性讨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6-21. 被引量:1
-
8王景龙.再谈诉讼法的“以事实为根据”原则──兼与邓辉辉先生商榷[J].当代法学,2002,16(5):110-111.
-
9邓宇喆.为“以事实为根据”原则辩[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6):291-291.
-
10卫跃宁.诉讼现代化:从“以事实为根据”原则转向“证据裁判”原则[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4):64-6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