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交往理论探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交往理论。结合当今中国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重新对《形态》中交往理论进行探究,深入地揭示交往产生的条件,并分析交往的内涵和分类以及交往的重大作用。
作者
李秋梅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
出处
《南方论刊》
2017年第6期6-9,共4页
关键词
交往
生产力
分工
共产主义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永庆.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0-55.
被引量:4
2
姜锡润,王燕.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与交往形式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4):445-449.
被引量:7
3
赵家祥.
解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难解之谜--“生产关系”概念与“交往形式”等术语的关系[J]
.哲学动态,2011(4):5-1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德]哈贝马斯 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2
[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5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Z]北京[M].人民出版社,1963..
8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17
1
李静.
民族交往心理构成要素的心理学分析[J]
.民族研究,2007(6):22-32.
被引量:52
2
袁小云.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4):13-16.
被引量:2
3
席大民.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何以被误读和低估[J]
.天津社会科学,2012(4):10-17.
被引量:5
4
吴宏政,霍琦.
马克思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J]
.长白学刊,2014(4):9-13.
被引量:3
5
张永庆.
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生成逻辑及理论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现实的个人辩证法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60.
被引量:4
6
张永庆.
社会批判的互主体性逻辑及方法论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理解[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5,35(4):82-86.
7
郭广伟.
论邓小平的国际交往观[J]
.改革与开放,2010(10X):4-5.
8
郭久强.
“交往形式”范畴与“生产关系”范畴的关系探究——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文本解读[J]
.现代交际,2019(8):216-219.
9
刘勇,吴佳华.
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研究述论[J]
.长白学刊,2019,0(6):22-28.
被引量:5
10
王思,孟飞.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启示——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理解[J]
.改革与战略,2020,36(1):15-2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周雅.
叙事的空白——论《永远的尹雪艳》的省略艺术[J]
.北方文学(中),2017,0(8):15-15.
1
衣俊卿.
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一实践哲学(笔谈) 实践哲学:超越与升华[J]
.求是学刊,2000,27(2):5-9.
被引量:7
2
高中华.
目的论下的“好生活”——论《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4):234-235.
3
范玉.
斯宾诺沙实体理论探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0(10X):106-106.
4
孙经国.
正确理解和运用辩证法[J]
.中外企业家,2011(7X):242-243.
5
古希.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和意识形态的关系[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4):30-32.
6
Misiak,高峰强.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的几点贡献[J]
.心理学探新,1989(3):11-13.
被引量:2
7
董晶晶,姚本先.
威廉·詹姆斯与具身认知心理学[J]
.心理学探新,2017,37(3):200-203.
被引量:5
8
杨金洲.
对阿尔都塞的马克思理论反人道主义思想的质疑[J]
.伦理学研究,2010(1):109-113.
被引量:1
9
王立娟,戴艳军.
网络化社会“缺场交往”性质透视 ——兼论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J]
.中国领导科学,2017(5):37-40.
10
刘悦笛.
实践哲学与美学来源的真正钥匙——新发现的李泽厚《六十年代残稿》初步研究[J]
.文艺争鸣,2017(5):60-67.
被引量:9
南方论刊
201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