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交媒体用户“祈福”行为的传播心理分析——以重大突发事件后的“点蜡烛”现象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媒体上总有一群人"乐此不疲"地发表或转发"点蜡烛"祈福的状态,这种反复出现的现象级刷频行为背后的成因引人思考。笔者将以官方媒体和普通用户两种传播主体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心理的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
作者
秦明睿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11期56-56,96,共2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点蜡烛”
“祈福”
重大突发事件
社交媒体
传播心理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谢新洲.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6):17-22.
被引量:92
2
韩晓丹,戴世富.
网络“晒”行为的传播心理学解读[J]
.新闻世界,2014(10):129-13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J]
.国际新闻界,1998,20(Z1):84-90.
被引量:83
2
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特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264页.
3
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5页.
4
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的螺旋的概念》,载《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35页.
5
彭兰.《网络传播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344页.
6
约瑟夫·B·瓦尔特.《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的互动》,载《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443页、第413页.
7
崔倩,周葆华,刘芊.《网络上的沉默者和活跃者—以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局域网(8net)BBS使用者为例》,www.mediachina.net
8
崔蕴芳,沈浩.《“沉默的螺旋”仍然在旋转》,《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9
刘海龙.《传播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www.mediachina.net.
10
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著,翁秀琪译.《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
共引文献
101
1
王晗啸,张楚惠.
“双重意见气候”下社交机器人舆论干预影响研究——基于ABM仿真模拟沉默螺旋效应[J]
.新闻大学,2022(12):75-90.
被引量:4
2
钱培.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空间中的局限性分析——以王石“捐款门”事件为个案[J]
.东南传播,2008(11):68-69.
被引量:5
3
陈力丹,谭思宇,宋佳益.
社交媒体减弱政治参与——“沉默螺旋”假说的再研究[J]
.编辑之友,2015(5):5-10.
被引量:24
4
朱春阳,张国良.
2003年中国传播学研究回顾[J]
.新闻大学,2004(8):3-9.
被引量:2
5
彭鹏.
网络舆论的功能及调控策略[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3):115-117.
被引量:34
6
李领国.
中国信保 “专家治司”显魅力[J]
.软件世界,2006(1):56-57.
7
夏学英,刘永谋.
层级与离散:BBS话语权力结构特征[J]
.兰州学刊,2006(10):173-175.
被引量:5
8
毕宏音.
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70-274.
被引量:78
9
蒋宇.
“沉默的螺旋”与网络传播[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61-63.
被引量:8
10
华汝国,顾淑臻.
浅论“虎照事件”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J]
.昌吉学院学报,2008(2):81-84.
被引量:2
1
周亚琼.
移动舆论场中网络谣言传播的认知与思考[J]
.青年记者,2016(25):56-57.
被引量:2
2
编者的话[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0(5).
3
阿怡娜.
意见领袖在微博谣言传播中的社会责任[J]
.新闻传播,2016(6):28-28.
被引量:6
4
黄舒媛.
《杜甫很忙》传播心理分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02X):406-406.
5
朱赋韦华.
记者微博的责任与个人素养[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10):70-71.
6
"国内外新闻与传播前沿问题跟踪研究"课题组,殷乐,朱豆豆,闫倩文.
数字时代的“公民新闻”“另类新闻”及其他:争论与评估[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12):109-117.
被引量:2
7
陈永东.
微信之于微博:是互补而非替代[J]
.新闻与写作,2013(4):30-33.
被引量:37
8
杨月.
大学生受众选择视角下微信表情包发展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17,3(7):32-34.
被引量:4
9
陈文利.
年画渊源钩沉[J]
.兰台世界(上旬),2010(8):66-67.
10
李青.
微博环境下知识沟的扩散变化研究[J]
.群文天地,2012(10):272-272.
被引量:2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