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轻化类学生的《新型纺织纤维》教学研究与改革
摘要
本文从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目前新型纤维材料这门课的授课情况。并针对目前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9
-
1徐文正,马翔,徐珍珍,张艳艳.《纺织复合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与探索[J].轻工科技,2015,31(2):174-175. 被引量:7
-
2余艳娥.浅谈纺织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105-106. 被引量:1
-
3王迎,魏春艳,郑来久,季英超.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13-14. 被引量:2
-
4梁冬.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纺织材料方向)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3,42(2):26-29. 被引量:2
-
5洪剑寒,官伟波,缪秋菊.关于纺织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27(5):130-131. 被引量:1
-
6胡毅,余志成,李永强,周岚.“新型纤维及其染整性能”课程高效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4(18):66-67. 被引量:2
-
7楼利琴,奚柏君,唐立敏.纺织工程“3+1”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43-45. 被引量:6
-
8张广传,李泉.基于工作过程的“纤维材料性能检测”课程开发[J].纺织教育,2010,25(4):46-48. 被引量:1
-
9苏荷芬.工业设计专业背景下现代纤维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5(02Z):82-8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28
-
1姚平.染整技术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J].轻工科技,2013,29(11):175-175. 被引量:1
-
2梁蓉.纺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4(8):85-86. 被引量:2
-
3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1-7. 被引量:91
-
4李元元.使命、定位与创新:培养现代工程师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10-11. 被引量:3
-
5蒋庆斌 ,徐国庆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2):46-50. 被引量:891
-
6李玉春,管林,罗振民,彭大火.面向现代制造业,培养高技能“银领”人才——现代制造类专业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实践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47-50. 被引量:3
-
7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
8瞿建新,马顺彬,尹桂波.改革高职实践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J].纺织教育,2007(4):57-59. 被引量:4
-
9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
10周晓舟,梁庆平,黄少军.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11,11(04):25-2,6.
共引文献16
-
1刘志,王宗乾,阮方涛,李伟.染整工程化学纤维导论课堂提升探讨[J].轻工科技,2020,36(11):151-152.
-
2黄继伟,林海涛,凌新龙,郑燕升,蒋芳.关于在广西办好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思考[J].纺织教育,2010,25(5):7-10. 被引量:5
-
3彭安国,夏良树,肖静水,谭凯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1,38(10):171-172. 被引量:1
-
4陈文彬,蔡苗,杨道国.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的“产学研结合”创新性教育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12(13):36-37.
-
5凌新龙,林海涛,黄继伟,谢清若,岳新霞,蒋芳.纺织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施[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2,41(3):41-43. 被引量:5
-
6左丹英,刘晓洪,殷先泽,刘洪涛.纺织类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3,40(24):162-163. 被引量:5
-
7林海涛,凌新龙,蒋芳,黄继伟,宁晚娥.纺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43(3):98-101.
-
8卢雪峰,俞科静,钱坤.《纺织复合材料》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内江科技,2015,36(9):148-149.
-
9杨露文.现代纤维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6,0(3):68-68. 被引量:3
-
10刘超,何斌,汪泽幸.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非织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7,46(6):129-130.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