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多音性和多地性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40年代后期开始的“冷战”,一方面导致了中西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动态化和当下化,即突破了原来博物馆化的处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方式,越来越重视和强化文学与现实政治的关联。不仅文学如此,整个西方世界的中国研究也总是纠缠于意识形态的背书,其影响—直延续到1980年代。
作者 季进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5-11,共7页 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92

  • 1吴晶,王桢.在产业化潮流中坚持自我——贾樟柯在香港浸会大学的演讲[J].电影艺术,2007(1):27-34. 被引量:9
  • 2贾樟柯,饶曙光,周涌,陈晓云,张丽宁.《三峡好人》[J].当代电影,2007(2):19-27. 被引量:15
  • 3黄兴涛.“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7(2):149-163. 被引量:70
  • 4阿里夫·德里克.立足于地点的想像:全球化与地点的政治.洛克森·弗兰兹尼克(Roxann Frazniak),阿里夫·德里克编.全球化时代的地点与政治,兰翰:罗曼与里特菲尔出版社,2001.22.
  • 5段义孚.空间与地点:经验的视角.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77.149.
  • 6尼尔·史密斯.空间化政治的轮廓:无家人的交通工具与地理规模的生产[J].社会文本,1992,(33):55-81.
  • 7埃里克·斯温格多夫(Erik Swyngedouw),既非全球化亦非本土化“全球本土化”与规模的政治.凯文·考克斯(Kevin Cox)编,全球化的空间:重申本土化的力量.纽约:吉尔福德出版社,1977.140.
  • 8王谨编.定位中国:空间,地点与流行文化.伦敦:劳特里兹出版社,200.51-30.
  • 9卡洛琳·卡蒂尔.全球化过程中的南方.中国.牛津:布莱克威尔出版社.2005.26.
  • 10蒂姆·奥克斯,路易莎·歇恩编.跨地的中国:联结、身份与空间的再想像.伦敦:劳特里兹出版社,2006.xii.1.

同被引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