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雾霾段子的传播,看自我赋权下的表达与行动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研究以雾霾段子为研究对象,以自我赋权为研究视角,力求发现在雾霾段子传播中出现的受众表达与行动断裂的原因,为雾霾话语建构提供参考,为雾霾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考路径。通过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自我赋权是雾霾段子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雾霾问题上,受众的表达与行动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断裂,这与自我赋权的隐蔽性、受众在公共领域的自我意识缺乏以及雾霾问题传播本身的话语建构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
刘宇晨
机构地区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出处
《传媒观察》
2017年第7期32-34,共3页
Media Observer
关键词
雾霾段子
自我赋权
表达与行动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汤嘉琛.
雾霾段子是另一种PM2.5[J]
.中国社会保障,2014,0(11):59-59.
被引量:3
2
任剑涛.
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均衡态势[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14.
被引量:18
3
李文杰.
微博反腐:从“自我赋权”到“娱乐至死”[J]
.新媒体研究,2016,2(4):36-37.
被引量:3
4
王庆,余红.
泛娱乐化与自媒体雾霾环境风险传播[J]
.当代传播,2015(5):21-23.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兰斯.斯特拉特文,胡菊兰.
媒介生态学与麦克卢汉的遗赠[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6):246-252.
被引量:10
2
[英]谢尔顿·克里姆斯基,多米尼克·戈尔丁编著.《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徐元玲等译,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175,176页.
3
[英]芭芭拉·亚当、[德]乌尔里希·贝克、[英]约斯特·房龙等.《风险社会及其超越》,赵延东、马樱等译,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4
Neto,Felix and Mullet,Etienne: "Societal risks as seen by Chinese students living In Macao",Joumal of Risk Research, 4,2001.
5
Joffe, H. Risk:From perception to social represent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3,42 (1).
6
杜骏飞主编.网络传播概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7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编著.微博时代(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9
8
曹红蓓,许燕,辛霞.
幸灾乐祸:人性“底部”的邪恶快感[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3):443-466.
被引量:14
9
隋岩,李燕.
论群体传播时代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2):10-15.
被引量:121
10
侯欣洁,王丽丽.
网络舆论娱乐化现象探析[J]
.青年记者,2012,0(11Z):55-5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38
1
莫庭阳,傅承哲,张健新.
数实相融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发展政策的融合机制及其优化策略[J]
.数字治理评论,2024(1):146-175.
2
唐松林,王晨.
大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的价值分析:矛盾、辩证与选择[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1):176-180.
3
杨汉强.
基于空间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治安防范初论[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5,15(4):39-42.
被引量:1
4
卓敏,吴建平.
当代青年雾霾段子语义网络分析与情感可视化研究——基于微博、微信用户[J]
.中国青年研究,2016(8):10-19.
被引量:8
5
范和生,唐惠敏.
农村环境治理结构的变迁与城乡生态共同体的构建[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37(4):149-155.
被引量:19
6
吴艺娟,郑向敏.
旅游者信息搜索对旅游安全风险传播效果的影响[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11):151-156.
被引量:3
7
张燕,王晋.
数字化阅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冲击与对策[J]
.北京青年研究,2017,26(1):96-100.
被引量:3
8
姚兰.
网络泛娱乐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6):71-77.
被引量:3
9
江翠叶.
沈阳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方案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2017,0(2):83-83.
10
屠羽,彭本红.
城市雾霾风险的多维分析与行动者网络治理[J]
.青海社会科学,2017(2):63-7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7
1
连娜.
“红段子”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J]
.新闻界,2011(3):23-25.
被引量:4
2
李克钦.
“段子文化”浅论[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40-41.
被引量:8
3
周晓燕.
小小段子,搅动中国--“如何看待手机段子流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
.人民论坛,2010(12):14-17.
被引量:3
4
苟世祥.
红段子勃兴的四个“谨防”[J]
.人民论坛,2010(12):19-20.
被引量:2
5
周志强.
段子文化中的政治心理[J]
.人民论坛,2010(12):26-27.
被引量:5
6
祁林.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红段子”—表征、结构与文化[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4):45-50.
被引量:5
7
喻季欣.
新媒体写作谈之五 由“微”而“威”的“威动力” 手机媒体红段子的写作特色[J]
.新闻与写作,2010(8):86-88.
被引量:2
8
潘启雯.
“段子”文化是现代社会的润滑剂[J]
.阅读与写作,2010(11):26-27.
被引量:2
9
连娜.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网络“红段子”的创作和传播[J]
.东南传播,2011(5):54-55.
被引量:1
10
桂雪静.
“红段子”繁荣的背后[J]
.青年记者,2011(11):66-6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罗春秋.
网络段子的传播功能及问题[J]
.青年记者,2018,0(32):102-103.
被引量:1
2
王芳,雷艳云.
我国段子文化研究之进程、主题、视角与方法[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5(1):68-74.
3
沈晓希.
新媒体视域下俄罗斯世界杯热点段子传播现象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57-5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觅.
疫情传播下的多色段子:民众的政治表达与精神消解[J]
.视听,2020(6):119-120.
1
张心怡,赵振宇.
渐趋开放的公共空间——《人民日报》新创评论版特色研究[J]
.新闻大学,2017(3):62-69.
被引量:3
2
张川.
文物鉴定若干问题探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7):116-118.
被引量:3
3
李倩倩.
新经济形态下的出版新业态分析[J]
.出版广角,2017(10):28-30.
4
韦海民,刘武岩.
PPP模式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可行性分析[J]
.四川水泥,2017(4):297-297.
5
周丽娟,张烨,胡雯雯.
网络舆论反转的心理效应及调控策略[J]
.青年记者,2017(20):11-12.
被引量:8
6
马殿师.
论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传播方式的图像化转向[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3):114-117.
被引量:2
传媒观察
201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