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阐释”与“反阐释”:舆论争议中的建筑符号学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符号"是现代建筑寻求"意义"的救命稻草。对建筑符号而言,程式化的阐释导致文本固化和元素拼贴;发散性的阐释导致恶意狂欢。本文从阐释的必要性和多样性出发,结合实例,讨论建筑符号学的影响。
作者 冯雨飞 唐可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
出处 《门窗》 2017年第7期244-244,共1页 Doors & Windows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7

  • 1张永和.对建筑教育三个问题的思考[J].时代建筑,2001,44(S1):40-42. 被引量:41
  • 2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3.
  • 3文印.建筑与样式——关于决定建筑样式诸主因的考察申报1934.1.23.
  • 4匡晓明.中国式造城.城市中国,2005,:12-15.
  • 5李晓东.媚俗与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景观的反思[M]//建筑理论历史文库第1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6.
  • 6[意]波罗·帕托盖西.现代建筑之后[G].常青译//《建筑师》编辑部编.从现代走向后现代的路上(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8.
  • 7[法]雨果.巴黎圣母院[M].管震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152-165.
  • 8John I. Saced. Scmantics.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 : 302-308.
  • 9汉斯格奥尔格.力口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05.
  • 10[英]艾伦·考奎恩.形式与形象[G].单皓译//《建筑师》编辑部编:从现代走向后现代的路上(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47.

共引文献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