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议程设置理论视角下的微电影传播机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议程设置功能变得愈加重要。传播机制涉及信息传播的形式、方法以及流程等各个环节。由于传播主体的全民性,微电影议程设置趋于多元;由于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微电影议程设置属性上存在分歧;由于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微电影传播媒体间存在议程设置功能;由于传播受众的能动性,微电影议程设置出现多个中心;由于传播效果的裂变性,"导向需求"理论依然适用于微电影。
作者
刘建萍
机构地区
闽江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3-187,共5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留金发[2015]3012号)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议程设置
微电影
传播机制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袁潇.
数字时代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嬗变与革新——专访议程设置奠基人之一唐纳德·肖教授[J]
.国际新闻界,2016,38(4):67-78.
被引量:39
2
冯丹阳.
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电影传播渠道探析[J]
.当代电影,2015(7):192-195.
被引量:8
3
蔡雯.
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
.中国记者,2005(9):70-72.
被引量:191
4
常江,文家宝.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J]
.新闻界,2013(9):40-46.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蔡雯.
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
.中国记者,2005(9):70-72.
被引量:191
2
何姗.
整合媒介:媒体发展的趋势[J]
.青年记者,2007(8):27-28.
被引量:11
3
陈浩文.《再论媒介融合》[J].紫金学术,2007,(4).
4
Paul Woolmington, Convergence, media and marketing:an eye for an I, http://iaa2OOO.atalink.co.uk/html/p020.htm,2005 \ 6\ 20
5
Stephen Quin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Gigital Newsroom, Focal Press, 2002, p65-69
6
Michael P. Smith, New Uses for the Intemet,http://www.mediamanagementcenter.org/updates/mamstory.asp,2005\6\ 18
7
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8
Joe Strupp , Three-point Play, Editor & Publisher, August 21,2000
9
张宇丹,吴丽.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
赵晓霞.生于恶搞死于广告?微电影昙花-现还是产业变革[OL].中国日报网站.http: //www. chinadaily, com. cn/micro-reading/ dzh/2013-O3-29/content_8629793_2.html.
共引文献
256
1
贺凌云.
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J]
.中国文艺家,2020,0(3):265-265.
2
李增杰.
我国主流媒体“走出去”面临的困境与应对路径——以2019年CGTN新疆反恐系列纪录片对外传播为视角[J]
.新闻传播,2020(5):36-37.
被引量:2
3
张敬亚,史坤.
议程设置理论的嬗变与发展[J]
.新闻知识,2023(6):3-7.
被引量:1
4
彭文忠,曹瀚文.
社交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公共危机事件国际传播研究——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疫情报道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1(4):85-87.
被引量:1
5
张秀丽,韩立新.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30年:知识逻辑与创新取向[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83-100.
被引量:2
6
李新.
高校媒体融合的必然和应然[J]
.新媒体研究,2022,8(24):116-119.
被引量:1
7
靳宇婷.
出版企业媒体融合的内容建设挑战及应对策略[J]
.参花(下),2020,0(2):59-59.
8
沈艾娥,王力.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推理类综艺的普法分析[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4):45-60.
被引量:5
9
郑虹.
探讨媒介融合之路[J]
.东南传播,2007(3):52-53.
被引量:2
10
王聃清.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14,31(3):75-7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孟志军.
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J]
.新闻界,2011(8):99-101.
被引量:57
2
李淑娟,曹慎慎.
当电影遇见新媒体——微电影观念与实践初探[J]
.当代电影,2011(8):140-141.
被引量:6
3
王方,颜子澜.
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0):182-182.
被引量:20
4
袁立庠,尚勤.
手机媒体对中国城乡“信息沟”因子的影响作用——一项基于农村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调查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6):105-108.
被引量:11
5
常江,文家宝.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J]
.新闻界,2013(9):40-46.
被引量:25
6
孙婧.
媒介生态视野下的微电影生产方式变革[J]
.当代文坛,2018(3):158-16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戴程.
知沟理论视域下的微电影传播效果研究[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11):21-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尤达.
喧哗与低语:传播平台演变下的微电影发展史——以“V电影”到“场库”的演变为例[J]
.传媒观察,2020(8):60-66.
被引量:3
1
余秋雨.
转型期的文化态度(下)[J]
.党政论坛,1999(4):40-42.
2
李锦云.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概貌、问题及对策[J]
.铜仁学院学报,2016,18(3):116-119.
被引量:7
3
杨铮铮.
论殷海光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以道德重建论为视角[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4):44-47.
4
张国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3):30-32.
被引量:6
5
谭丽梅.
浅析地域文化为导向的留学生实践教学——以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J]
.现代交际,2017(12):138-139.
被引量:3
6
王丹,陈宇.
如何从古老的文化古镇挖掘新的产业优势——重庆马桑溪古镇文化休闲目的地传播策略案例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2):11-12.
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