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比较教育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对德国"双元制"、美国"合作教育"、澳大利亚TAFE模式三种不同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有所帮助。
作者
金长义
陈江波
机构地区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4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比较教育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刘红委,袁锡明.
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创新人才培养多元模式研究[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22-25.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戴勇.
产学合作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1-4.
被引量:16
2
曾令奇,张希胜.
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
.职教论坛,2006,22(05S):26-29.
被引量:99
3
傅君君.
浅谈职业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J]
.商业时代,2007(4):67-68.
被引量:15
4
戴勇.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2):56-57.
被引量:55
5
陈哲.
论高职院校特色创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7):15-17.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18
1
耿云红.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202-202.
被引量:6
2
金长义,陈江波.
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17):27-29.
被引量:50
3
陈加明,龙艳.
高职学生创业园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10):24-26.
被引量:11
4
李继睿,李玉珍,肖怀秋.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广东化工,2009,36(5):229-232.
被引量:17
5
普林林.
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
.教育与职业,2009(27):8-10.
被引量:24
6
蔡建国,王青.
对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10,26(26):29-31.
被引量:9
7
朱丹宁.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班主任工作探讨[J]
.南方论刊,2010(10):98-99.
被引量:4
8
韩常在.
试论现代企业集团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校企合作模式[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1(10):2-2.
被引量:4
9
邢弢.
滨海新区外贸通关类创业孵化基地需求状况与现状分析研究[J]
.时代经贸,2012,10(4):84-85.
10
刘喜鸽.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
.科技视界,2012(22):156-15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0
1
吴向明,余红娜,陈春根.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96-399.
被引量:33
2
安荣,矫爱玲,王小兰.
日、韩、新三国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及启示[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16(2):1-4.
被引量:10
3
谈群林,张艳美.
协同创新视角下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2014(16):50-51.
被引量:3
4
张庆久.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8):31-33.
被引量:114
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
.中国大学教学,2007(3):9-11.
被引量:121
6
王捷,韦锦斌.广西医药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c】.第六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科篇).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542-546.
7
金长义,陈江波.
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17):27-29.
被引量:50
8
祝志勇.
“三位一体”校企合作顶岗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9(9):86-87.
被引量:38
9
刘绍武,莫海平,韩超.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145-147.
被引量:6
10
刘彩琴,刘庆华,路建彩.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探索--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校建设项目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64-67.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5
1
芦伟.
“产学研”合作视域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宿州学院数学类本科专业为例[J]
.宿州学院学报,2014,29(6):116-119.
被引量:9
2
王捷,韦锦斌,苏志恒,刘伟,赖泽锋,叶勇.
产学研合作机制下校办药企发展对策思考[J]
.中国药业,2015,24(12):7-10.
被引量:5
3
王希,顾祎,陈瑾,李晓峰.
基于协同创新和多学科融合的高尔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绿色科技,2021,23(23):257-259.
4
王希,顾祎,陈瑾,李晓峰.
基于协同创新和多学科融合的高尔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绿色科技,2022,24(1):230-232.
5
张颂心.
产业发展、顶岗实习和就业能力三位一体联动发展的机制研究[J]
.中国职工教育,2013,0(12X):140-14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芦伟.
就业导向引领和学科专业融合对应用型高校数学专业转型的启示——以宿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为例[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33(6):72-74.
2
芦伟,张韶晖.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磨合期的“产学研用”合作支柱作用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7):236-237.
被引量:2
3
陈湘赟.
高校数学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构建的建议[J]
.林区教学,2016,0(9):4-5.
被引量:4
4
姜永,林玉蕊,温永仙,林鸿钊,连海峰,黄习培,黄红星,陈云.
数学类本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高教学刊,2016,2(20):37-38.
被引量:1
5
许丽丽.
基于“产学研”平台和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9):143-144.
被引量:3
6
王捷,郭宏伟,刘夏,朱丹,韦锦斌.
医药教育和中药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层思考[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4):118-122.
被引量:9
7
王骏飞,谭平,王冠中.
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价值工程,2017,36(9):251-253.
被引量:4
8
贺文静.
高校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监控与评价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2):154-155.
9
郑蕾,申旭霁,何昊.
创新驱动激励下的药学本科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
.海南医学,2018,29(4):565-566.
被引量:3
10
杨玉娥.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7):167-169.
被引量:5
1
金长义,陈江波.
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17):27-29.
被引量:50
2
季东亮.
21世纪成人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J]
.成人教育,2000,20(8):3-5.
被引量:1
3
李晓哲.
TAFE模式与会计人才培养[J]
.会计之友,2009(10):60-61.
被引量:2
4
张爱萍.
澳大利亚TAFE模式及其启示[J]
.福建教育,2004(06B):60-61.
5
邬琦姝.
澳大利亚TAFE模式下的室内设计教学[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69-71.
被引量:6
6
温蓓.
TAFE模式下高职教育中会计实践教学的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164-165.
被引量:4
7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职教论坛,2011,27(7):52-52.
8
东方.
社会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5):66-66.
9
陈智强.
澳大利亚TAFE模式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11(36):90-91.
被引量:21
10
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及启示[J]
.职教论坛,2012,28(28):61-61.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