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典籍翻译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就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而言,中国译者在长期的翻译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典籍翻译理论,比如,许渊冲的"三美""三之"和"三化",汪榕培的"传神达意"等。本文主要从典籍翻译中的形式对等和文化对等展开,探讨如何将文化对等运用到教学当中。
作者
姚竹
机构地区
河南工业大学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8期40-42,共3页
English Square
关键词
典籍翻译的文化对等
形式对等
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蔡丽慧.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209-211.
被引量:6
2
唐利芹,梁秀娟.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2):108-110.
被引量:20
3
陈莹.
许渊冲古诗词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7):64-65.
被引量:5
4
林超,高爽.
论诗歌翻译中的形式对等[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6):96-98.
被引量:3
5
顾延龄.
马致远《天净沙》英译赏析[J]
.外国语,1993,16(2):14-16.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59
2
杨树国.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体现[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S1):84-86.
被引量:4
3
孙飞.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
.大家,2011(18):142-142.
被引量:1
4
王菲菲.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2).
被引量:2
5
申丹.
从三本著作看西方翻译研究的新发展[J]
.中国翻译,2000(5):62-65.
被引量:10
6
纵兆荣.
从模糊语言谈古诗词的英译[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4):158-161.
被引量:4
7
陈宁.
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及对策研究[J]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2):83-85.
被引量:3
8
马树芳.
中西方语言差异的文化视域[J]
.吉林教育(教研),2009(8):27-28.
被引量:1
9
闫萍.
英汉习语翻译要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J]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10-112.
被引量:4
10
杨芳.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外语教学中克服思维方式差异影响的策略[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91-9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0
1
呼莹莹.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2):3-3.
被引量:2
2
汪春阳.
形与神的统一——也谈汉诗英译的语法问题[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1):61-64.
3
庄晓玲.
论中国古代诗歌的模糊美及其翻译——《天净沙·秋思》及其英译本之分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2):152-153.
被引量:3
4
贾敏.
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研究[J]
.神州,2014(18):54-54.
被引量:1
5
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
.中国翻译,2005,26(5):15-20.
被引量:403
6
任庆梅.
中国诗词翻译的多视角美学构建[J]
.山东外语教学,2006,27(2):108-112.
被引量:4
7
金春笙.
汉诗英译“形式对等”重要性之我见——与黄国文先生商榷[J]
.中国翻译,2007,28(2):33-37.
被引量:24
8
王文娟.
试论《天净沙·秋思》英译的形合[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62-65.
被引量:6
9
李明栋.
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8):200-201.
被引量:2
10
贺鸿莉.
古诗英译中“空白”艺术的处理[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4):127-130.
被引量:2
1
孔萌哲,李明秋.
许渊冲“三美”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应用[J]
.文教资料,2017,0(12):16-17.
被引量:1
2
周彩玉.
非遗文化典籍译介的话语对等与跨语际实践探究[J]
.四川戏剧,2017(5):109-112.
被引量:1
3
石红梅.
张经浩翻译理念和实践浅析[J]
.长沙大学学报,2017,31(3):114-117.
被引量:1
4
李洋.
论中国译者主体性的现代嬗变——以“五四”翻译潮为例[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429-434.
被引量:5
5
陈卫斌.
新加坡双语社会语境中翻译策略解析及启示——以李光耀葬礼悼词为语料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65-70.
6
彭程,鲍珍.
二语水平、迁移及即时性对二语搭配习得的影响——基于心理词汇理论的一项实证研究[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24(4):55-60.
被引量:2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