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人“道学”与“理学”名称考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于宋朝产生的儒学新形态,历来称谓繁多:道学、理学、宋学、新儒学等等。每一种称谓都反映着不同时代的人对于自身现状的独特认知。“道学”和“理学”是宋人自言之语,其中透露着他们对于自身学术与理想的认识;“道学”与“理学”概念之间的差异,也彰显着宋人思想与政治的真实处境;元明清三朝沿用“道学”与“理学”的概念,但其背后所表现出的思想差异更为复杂;用“宋学”来指称宋代学术,
作者
梁山
机构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华夏文化》
2017年第2期37-39,共3页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理学
道学
宋人
考辨
名称
思想差异
新儒学
元明清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1
冯友兰.
通论道学[J]
.中国社会科学,1986(3):55-64.
被引量:7
2
王茂.
“道学”、“理学”称名考辨[J]
.安徽史学,1987(1):6-13.
被引量:6
3
范立舟.
理学名称与概念解析[J]
.华夏文化,2000(1):56-59.
被引量:3
4
衷尔钜.
理学和心学考辨——兼论确认“气学”[J]
.社会科学(甘肃),1988(3):27-31.
被引量:2
5
周炽成.
“心学”源流考[J]
.哲学研究,2012(8):36-43.
被引量:12
6
罗莹.
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学概念的译介——以“天”的翻译为例[J]
.学术研究,2012(11):26-31.
被引量:9
7
朱汉民.
湘学的源流与学统[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5-11.
被引量:4
8
陈来.
中国宋明儒学研究的方法、视点和趋向[J]
.浙江学刊,2001(3):32-37.
被引量:4
9
邓红.
何谓“日本阳明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4):153-166.
被引量:6
10
胡昭曦.
宋代蜀学转型的再探讨[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10-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魏弋贺,魏涛.
《洛学编》对洛学史谱系的构建[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2,35(3):62-67.
被引量:1
2
刘文娟.
汤斌《洛学编》对洛学史的谱系建构[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2):136-139.
3
连凡.
翻译、流传与阐发——冯友兰与“Neo-Confucian(ism)”概念[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11):123-138.
被引量:1
4
连凡.
“Neo-Confucian(ism)”概念的翻译、流传与阐发——以冯友兰的学术生涯为中心[J]
.北京社会科学,2024(2):44-54.
5
连凡.
宋明儒学诸概念的意义演变及其关系——以“宋学”“道学”“理学”为中心的考察[J]
.广东社会科学,2024(2):62-7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辉.
论洛学的发展谱系与精神特质[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2(1):97-104.
2
张雅迪,杜保瑞.
中国哲学中“自然”概念的内涵及衍化[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2(2):11-23.
1
田智忠,陈亚洲.
朱子文献中的“太极说”所指考论[J]
.周易研究,2017(3):67-73.
被引量:2
2
钱玲,李迈豪.
程颢论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7):19-20.
被引量:1
3
玄武.
秋天黄金的声音葬在山岗[J]
.山西文学,2017,0(8):110-113.
华夏文化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