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公共事件中民众“去政治化”的话语表达研究——基于南昌“象湖事件”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网络社区的治理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点,线上线下联动式的"去政治化"话语表达成为社会公共事件频发的隐性因子。本文基于长时段对江西南昌市"象湖事件"事发地及其周边村庄的实地田野调研,将扎根理论与集体座谈研究方法相结合,对社会公共事件中当事各方的话语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民众在公共事件的话语表达中呈现"去政治化"倾向,通过弱者式、悲情式、戏谑化的表达方式建构起规避抗争风险的话语表达路径,由双微平台、QQ搭建起的媒介平台并非民意表达的最佳空间,反而成为加速事态演变、加剧社会风险的"发酵池",并尝试提出泛媒化影响下民众在公共事件中话语表达的新趋向。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93,101,共10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底层青年群体心理极化的传媒干预研究”(16BXW002)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9

  • 1祝克懿.“叙事”概念的现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4):96-104. 被引量:62
  •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
  • 3[美]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译者序.
  •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 5艾伦.麦克法兰(2013).《现代世界的诞生》(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于2013年).
  • 6道格拉斯.C.诺思(2010).《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81年).
  • 7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特.托马斯(1989).《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厉以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73年).
  • 8汉娜.阿伦特(2013).《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58年).
  • 9查尔斯.泰勒(1997).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李保宗译).《二十一世纪》,40,4-17.(原著出版于1997年).
  • 10沃尔特.李普曼(1989).《舆论学》(林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22年).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57

二级引证文献5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