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影《宠儿》充溢着狂欢化色彩,洋溢着狂欢精神。它用狂欢式的电影镜头和语言唤醒黑人的集体失忆,实现了以狂欢精神消解、颠覆美国主流文化及重构非裔美国人完整身份的功能。其狂欢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非裔历史狂欢式的重构;黑人文化狂欢式的突围;女性狂欢式的姐妹情谊建构。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解读电影《宠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黑人们通过边缘世界的狂欢获得了从边缘来到广场中心的希望。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9期110-112,共3页
Home Drama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托尼.莫里森小说的狂欢化风格研究"(2016SJB75003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