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超验性与经验性空间变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对于空间的认知,依照康德的说法,是作为先天的一种“感性直观的纯粹方式”,主要用来包罗万象,审视乾坤,反观生命主体价值和意义。以空间的方式认识、把握和表现世界,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维度。同时,也涵盖着人的精神存在境况、价值、意义、前途和命运。通过对空间意识的考察,可以由此切入对一个时代的文化与精神风貌的整体认识和意义解读。
作者 王平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11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意识构成研究"(16FZW050)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1

  • 1唐弢.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J].文学评论,1982(3):102-111. 被引量:35
  • 2芦原义信[日].《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版,第9页.
  • 3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士作》,《咀华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版,第81页.
  • 4《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大公报·文艺》1936年3月1日第102期.
  • 5废名.《莫须确先生坐飞机以后》[J].文学杂志,1948,(4).
  • 6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N].上海《文汇报》,1985年3月10日.
  • 7孟实.桥[J].文学杂志,1937,1(3).
  • 8严家炎.《新感觉派小说选·前言》2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 9卞之琳.《冯文炳[废名]选集》序[J]新文学史料,1984(02).
  • 10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M].

共引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