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雨意象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春雨"在我国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气候现象,其在古代农业中是决定粮食丰歉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人们就将春雨喻为生命之水,"春雨意象"也随之形成。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春雨意象是独具特点的抒情载体,使得春雨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
作者
张晓红
机构地区
吕梁教育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2期267-268,共2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春雨意象
古代文学
惜春
离别
思乡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渠红岩.
论梅雨的气候特征、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3):157-161.
被引量:4
2
潘小文.
会景生心 体物得神——杜甫《春夜喜雨》赏析[J]
.科教文汇,2013(20):162-162.
被引量:2
3
王丹丹.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雨意象[J]
.长江丛刊,2016,0(33):9-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靳武稳.
“自在”与“自得”——浅论杜甫草堂诗的自适[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6):77-80.
被引量:4
2
方以智.方以智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630.
3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辑释[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
马斗全.白居易生平思想研究[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1997.
5
朱炳海.当前气候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气象,1980(10).
6
晋·周处.阳羡风土记[A]//清·金武祥补校,清·王漠辑.风土志丛刊(上册)[M].扬州:广陵书社,2003.
7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
宋·罗愿.尔雅翼[M].洪焱祖,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明·顾充.古隽考略[M].首都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七年李祯等刻本.
10
明·谢肇涮.五杂俎[M].上海:中央书店,1935.
共引文献
5
1
陈哲涵.
赞美春雨--杜甫《春夜喜雨》赏析[J]
.青年时代,2015,0(19):3-3.
2
程杰.
论梅子的社会应用及文化意义[J]
.阅江学刊,2016,8(1):115-128.
被引量:6
3
渠红岩,沈箐.
古诗词中的秋风秋雨——对悲秋主题的气象学认识[J]
.人文杂志,2017(12):39-45.
4
侯敬舒.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雨意象[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22):154-154.
5
李代萍.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向[J]
.明日风尚,2017,0(8):86-86.
同被引文献
5
1
渠红岩.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雨意象[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3):58-63.
被引量:7
2
李安飞.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雨意象解读"[J]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7,5(6):86-88.
被引量:2
3
刘雪松.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雨意象分析[J]
.中华少年,2017,0(20):254-255.
被引量:1
4
钟继彬.
探讨春雨意象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体现[J]
.青年文学家,2017,0(8X):74-74.
被引量:1
5
崔建楠.
探究中国文学中的杏花意象[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12):462-46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安飞.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雨意象解读"[J]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7,5(6):86-88.
被引量:2
2
陈安梅.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中春雨意象的探讨[J]
.黑河学院学报,2019,10(6):168-1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魏子瀚.
历史变革下诗词情感变化脉络探析[J]
.文学教育,2019,0(8):58-59.
2
陈安梅.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中春雨意象的探讨[J]
.黑河学院学报,2019,10(6):168-170.
被引量:1
3
郭文睿.
中国古代诗歌中春雨意象研究[J]
.吕梁学院学报,2021,11(5):6-8.
1
吕筱琼,洪文慧.
英诗汉译的音韵传神原则——从翻译叶芝诗作《湖中小岛茵尼斯弗里》谈起[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7(4):58-62.
被引量:1
2
杜兆贵.
谈演讲稿写作中人称材料的使用[J]
.办公室业务,2017(14):6-6.
被引量:1
3
孙宇.
张家口美食英译探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8):44-45.
被引量:2
4
周阳.
“V给+O”格式中“给”的隐现机制[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102-106.
5
秦琼芳.
汉法翻译中的中国旅游文化不可译性[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26(4):100-104.
被引量:1
戏剧之家
201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