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状况,从原本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单级格局逐步演变成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多级格局,这也表明我国进入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阶段。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着三个驱动因素,即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以及区域产业分工。因此,对这三个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
梁卫平
机构地区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第21期52-53,共2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驱动机制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王怡,孙菲,罗杰,王梓群.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研究[J]
.价值工程,2013,32(35):1-2.
被引量:1
2
李琳,刘莹.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15(5):67-73.
被引量:35
3
张燕.
产业协调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6(36):14-15.
被引量:2
4
杨玉梅,杨俊生.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运行机制探析[J]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06-108.
被引量:3
5
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148.
被引量:52
6
刘春月.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
.环球市场,2016,0(6):27-27.
被引量:1
7
周肇光.
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1,23(2):113-12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63
1
荣宏庆.
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理论观点综述[J]
.党政干部学刊,2002(2):34-35.
被引量:26
2
姜璐,郭治安,沈小峰.
协同学与社会学的结合——定量社会学简介[J]
.社会学研究,1986(3):84-88.
被引量:3
3
何干强.
简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范畴:合理生存方式[J]
.海派经济学,2008,6(3):129-132.
被引量:2
4
周一星,于海波.
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J]
.城市规划,2004,28(6):49-55.
被引量:74
5
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
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
.经济研究,2004,39(11):78-84.
被引量:292
6
严冀,陆铭,陈钊.
改革、政策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世界经济文汇,2005(1):27-46.
被引量:61
7
马广琳,刘俊昌.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5):25-27.
被引量:14
8
黎鹏.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4):51-55.
被引量:99
9
冷志明.
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
.开发研究,2005(4):74-77.
被引量:13
10
冷志明.
湘鄂渝黔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5-10.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93
1
姜文仙,覃成林.
中央政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动因、时机与方式[J]
.区域经济评论,2013(1):42-48.
被引量:6
2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于楠.
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现状及成渝经济区发展远景--基于“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的回顾[J]
.西南金融,2010(6):47-50.
被引量:6
3
张耀辉.
区域经济协调的自然过程与政府调节[J]
.产经评论,2010,1(5):54-61.
被引量:3
4
覃成林.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2011(4):63-70.
被引量:79
5
王维平,刘书明.
扩大对内开放与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构建——以陕甘“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J]
.甘肃社会科学,2011(4):222-225.
被引量:4
6
杨勇.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
.价值工程,2011,30(35):13-14.
被引量:4
7
左振宇,叶春华,何建敏,庄亚明.
基于ANP-ER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J]
.统计与决策,2012,28(8):123-126.
被引量:7
8
马桂兰.
试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协调机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2):112-115.
被引量:4
9
左振宇,叶春华,庄亚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CH-X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J]
.经济经纬,2012,29(3):36-39.
被引量:2
10
刘佳.
关于笔墨的思考[J]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20(2):63-6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2
1
高颖飞.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业经济,2009(1):10-11.
被引量:4
2
刘英基.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J]
.理论月刊,2012(3):126-129.
被引量:31
3
苏永乐,陈鹏.
城市圈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长三角城市圈为例[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26(3):65-69.
被引量:4
4
刘思峰,蔡华,杨英杰,曹颖.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进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8):2041-2046.
被引量:600
5
李琳,吴珊.
基于DEA的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动态评价与比较[J]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65-68.
被引量:33
6
王珂.
浅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J]
.新经济,2013(26):10-10.
被引量:2
7
李琳,刘莹.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15(5):67-73.
被引量:35
8
刘敬严,陈慧青.
京津冀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分析[J]
.物流技术,2015,34(22):109-112.
被引量:7
9
贠兆恒,潘锡杨,夏保华.
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理论框架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34-39.
被引量:16
10
马超平.
我国区域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转型路径[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197-19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李军辉.
复杂系统理论视阈下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理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8(7):154-163.
被引量:3
2
朱佩佩.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讯,2018,0(30):26-27.
被引量:1
3
王学勇.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
.现代营销(下),2020(8):56-57.
被引量:2
4
徐科,郭显鹏,杨明财,张艳,唐路元.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区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分析[J]
.当代金融研究,2023(9):80-99.
被引量:1
5
高幸,何汝群.
浅谈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J]
.智富时代,2018,0(8X):44-4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佳楠,姜静.
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探索[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4):34-35.
被引量:2
2
邓楚雄,朱大美,李忠武,刘唱唱,聂小东.
湘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城镇化水平弹性关系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29(8):1453-1466.
被引量:7
3
陈婉怡,朱佳怡,岑诗韵.
区域协同背景下上海数字经济生态圈的发展路径研究[J]
.上海城市管理,2021,30(5):65-72.
被引量:3
4
李媛,任保平.
黄河流域地方政府协同发展合作机制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22(1):23-31.
被引量:1
5
何苗,任保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协同推进机制[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24,40(1):15-29.
被引量:14
6
向定峰,唐海,周敏.
农民增收路径的协同演化机制研究 ——基于哈肯模型对重庆市武隆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6(5):150-160.
被引量:1
7
付亚民.
关于设立地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渡期的思路与建议——以Q市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7):38-40.
1
许如兵.
五河县:集中视察重大项目建设[J]
.江淮法治,2010(21):36-37.
2
付才辉.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及其在转型升级中的应用[J]
.学习与探索,2017(5):133-145.
被引量:27
3
张超群,王立群,薛永基.
林下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来自13县448户农户调查的实证检验[J]
.经济问题探索,2017(7):181-190.
被引量:13
4
李航飞,韦素琼,陈松林.
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网络结构及成因分析[J]
.经济地理,2017,37(7):63-70.
被引量:32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